梧州市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研究
基本单位名录库是指,在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并利用统计调查资料和相关部门的行政登记资料,适时维护更新的单位基本信息数据库。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为统计“四大工程”之首。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的源头数据是工商、税务、民政、编办和质检等部门提供的新增、变更和注销单位信息。
对梧州市基本单位名录库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走访县(市、区)、乡镇名录管理及相关人员,了解实际情况、取得相关材料;通过基本单位名录年报、基本单位名录库获取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梧州市整个基本单位名录及其名录库管理方面的一些情况,报告如下:
一、梧州市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基本情况
2016年基本单位名录库年报数据显示,全市共有产业活动单位32125个,法人单位27272个,其中:单产业法人26475个,占法人单位的97.1% 。
(一)从机构类型看,企业法人占主体
2016年,全市企业法人19889个,事业单位法人2715个,机关法人498个,社团法人1087个,民办非企业40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46个,所占比重分别为72.9%、10.0%、1.8%、4.0%、1.5%、5.7%。(如图)
表1:按机构类型分法人单位数及构成 | |||||
|
|
|
|
|
|
机构类型 |
2015年(个) |
比重 |
2016年(个) |
比重 |
同比增长(%) |
(%) |
(%) | ||||
合 计 |
23970 |
100 |
27272 |
100 |
13.8 |
企 业 |
17378 |
72.5 |
19889 |
72.9 |
14.4 |
事业单位 |
2664 |
11.1 |
2715 |
10.0 |
1.9 |
机 关 |
552 |
2.3 |
498 |
1.8 |
-9.8 |
社会团体 |
849 |
3.5 |
1087 |
4.0 |
28 |
民办非企业单位 |
303 |
1.3 |
408 |
1.5 |
34.7 |
基金会 |
0 |
0 |
0 |
0 |
0 |
居委会 |
145 |
0.6 |
152 |
0.6 |
4.8 |
村委会 |
863 |
3.6 |
867 |
3.2 |
0.5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1163 |
4.9 |
1546 |
5.7 |
33 |
其他组织机构 |
53 |
0.2 |
110 |
0.4 |
107.5 |
从机构类型看,企业法人占主导,占全部法人单位的72.9%,同比增长也比较快,但这一比重还是比较低,全国较发达地区这一比重达80-85%;相反,事业单位所占比重较大,达到了10.0%,一般应该在5%左右。(详见表1)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企业。全市企业法人同比增长较快,且比重在不断增加,事业法人同比增长不大,同时比重也在下降,这对全市经济增长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从行业分布状况来看,二、三产业均呈增长的态势
2016年,全市共有法人单位数27272个,同比增长13.8%,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数3133个,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18833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2%、17.4 %,增速比较快。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制造业分别增长37.7%(2015年的同比增速是44.2%)、7.1%(2015年的同比增速是17.8%),是推动第二产业单位数增长的主力军,但增速在下降。第三产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44.3%(2015年的同比增速是60.5%)、42.6%(2015年的同比增速是50.3%),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单位数增长的领军行业,但增速下降明显。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占全部法人单位总数的80.5%,其变化对全市法人单位数起绝对性的影响(详见表2)。
第三产业单位数中,比重最大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占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38.3%、占全部法人单位的26.5%,也就是说,全部法人单位中有四分之一的单位是批发和零售业,可见,批发和零售业单位数的增长速度对整个法人单位的增长速度影响很大,对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住宿和餐饮业比重较低,但增速度不错,有潜力可挖。
梧州市法人单位中一产占比高而三产占比低。2016年,梧州市法人单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9.5%、11.5%、69.1%,其中第一产业比全广西高3.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广西的低2.7个百分点,广西全区法人单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6.2 %、11.7%、71.8%
表2:分行业法人单位数及构成 | |||||
行 业 |
2015年(个) |
比重(%) |
2016年(个) |
比重(%) |
同比增长(%) |
合 计 |
23970 |
100.0 |
27272 |
100 |
13.8 |
第一产业 |
5163 |
21.5 |
5306 |
19.5 |
2.8 |
第二产业 |
2767 |
11.5 |
3133 |
11.5 |
13.2 |
采矿业 |
242 |
1.0 |
249 |
0.9 |
2.9 |
制造业 |
1721 |
7.2 |
1843 |
6.8 |
7.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94 |
0.8 |
201 |
0.7 |
3.6 |
建筑业 |
610 |
2.5 |
840 |
3.1 |
37.7 |
第三产业 |
16040 |
66.9 |
18833 |
69.1 |
17.4 |
批发和零售业 |
6161 |
25.7 |
7215 |
26.5 |
17.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60 |
1.5 |
487 |
1.8 |
35.3 |
住宿和餐饮业 |
263 |
1.1 |
297 |
1.1 |
1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263 |
1.1 |
375 |
1.4 |
42.6 |
金融业 |
236 |
1.0 |
182 |
0.7 |
-22.9 |
房地产业 |
679 |
2.8 |
823 |
3 |
21.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477 |
6.2 |
2132 |
7.8 |
44.3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702 |
2.9 |
935 |
3.4 |
33.2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82 |
0.8 |
210 |
0.8 |
15.4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232 |
1.0 |
293 |
1.1 |
26.3 |
教 育 |
1479 |
6.2 |
1610 |
5.9 |
8.9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35 |
1.0 |
240 |
0.9 |
2.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98 |
1.7 |
456 |
1.7 |
14.6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3162 |
13.2 |
3336 |
12.2 |
5.5 |
其他三产* |
211 |
0.9 |
242 |
0.9 |
14.7 |
*注:“其他三产”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设备修理。 |
(三)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看,企业法人单位所占比重最大
2016年,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4.8万人,同比增长12.5%,主要是企业法人的从业人员增长,企业法人从业人员同比增长15.6%。企业法人单位41.1万人,事业7.0万人,机关1.6万人,社会团体2.1万人。企业法人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最大,占全部法人从业人员的74.9%;各行业中,以制造业为最多,从业人员达19.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5.4%、占企业法人从业人员的47.2%,也就是说企业法人从业人员中,近一半人员是在制造业从业。(详见表3)
表3:按机构类型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及构成 | |||
机构类型 |
2015年(人) |
2016年(人) |
同比增长(%) |
合 计 |
487266 |
548361 |
12.5 |
企业 |
355523 |
410960 |
15.6 |
事业 |
70305 |
69668 |
0.9 |
机关 |
16555 |
15510 |
-6.3 |
社会团体 |
19010 |
20911 |
10 |
民办非企业单位 |
4745 |
6132 |
29.2 |
基金会 |
0 |
0 |
0 |
居委会 |
1051 |
1119 |
6.5 |
村委会 |
5979 |
5842 |
-2.3 |
其他组织机构 |
14098 |
18219 |
29.2 |
(四)从登记注册类型看,私营单位数量近半
全市2016年法人单位数比2015年增加3302个,其中内资单位增加3292个,占全部法人单位的99.7%。私营单位占全部法人的54.5%且增长势头强劲,同比增加2996个,增长25.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少,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没有增加。(详见表4)
(五)从区域分布来看,各地发展不平衡
2016年,法人单位数增长最快的长洲区,增长32.1%,增长慢的龙圩区、苍梧县和岑溪市,两者相差极大,而且苍梧县、龙圩区的单位总量也是全市较少的,比重不到10.0%。岑溪市2015年同比增长18.6%,2016年同比增长只有6.8%,增速大幅下降(详见表5)。
各县市区基本单位总量及增速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单位总量多,增速快:万秀区、长洲区、藤县;一类是单位总量少,增速也慢:龙圩区、苍梧县。但龙圩区、苍梧县成立时间不长,有待发展,也有发展的潜力;蒙山县,虽然单位总量少,但增速在不断加快;岑溪市,单位总量大,但增速在下降。
表4: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法人单位数及构成 | |||||
登记注册类型 |
2015年(个) |
比重(%) |
2016年(个) |
比重(%) |
同比增减(个) |
合 计 |
23970 |
100.0 |
27272 |
100 |
13.8 |
内资 |
23792 |
99.3 |
27084 |
99.3 |
13.8 |
国有 |
3490 |
14.6 |
3492 |
12.8 |
0.1 |
集体 |
318 |
1.3 |
323 |
1.2 |
1.6 |
股份合作 |
18 |
0.1 |
18 |
0.1 |
0 |
联营 |
14 |
0.1 |
16 |
0.1 |
14.3 |
有限责任公司 |
3287 |
13.7 |
3207 |
11.8 |
-2.4 |
股份有限公司 |
242 |
1.0 |
227 |
0.8 |
-6.2 |
私营 |
11855 |
49.5 |
14851 |
54.5 |
25.3 |
其他内资 |
4568 |
19.1 |
4950 |
18.2 |
8.4 |
港澳台商投资 |
106 |
0.4 |
116 |
0.4 |
9.4 |
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 |
31 |
0.1 |
36 |
0.1 |
16.1 |
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 |
8 |
0 |
9 |
0 |
12.5 |
港澳台商独资 |
61 |
0.3 |
63 |
0.2 |
3.3 |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4 |
0 |
4 |
0 |
0 |
其他港澳台投资 |
2 |
0 |
4 |
0 |
100 |
外商投资 |
72 |
0.3 |
72 |
0.3 |
0 |
中外合资经营 |
19 |
0.1 |
19 |
0.1 |
0 |
中外合作经营 |
5 |
05 |
5 |
0 |
0 |
外资企业 |
33 |
0.1 |
35 |
0.1 |
6.1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0 |
0 |
1 |
0 |
0 |
其他外商投资 |
15 |
0.1 |
12 |
0 |
-20 |
表5:分县(市、区)法人单位数及构成 | |||||
县(市、区) |
2015年(个) |
比重 (%) |
2016年(个) |
比重 (%) |
同比增长(%) |
合 计 |
23970 |
100.0 |
27272 |
100 |
13.8 |
万秀区 |
4382 |
18.3 |
5010 |
18.4 |
14.3 |
长洲区 |
3740 |
15.6 |
4939 |
18.1 |
32.1 |
龙圩区 |
2248 |
9.4 |
2399 |
8.8 |
6.7 |
苍梧县 |
1866 |
7.8 |
2028 |
7.4 |
8.7 |
藤 县 |
4750 |
19.8 |
5292 |
19.4 |
11.4 |
蒙山县 |
2223 |
9.3 |
2519 |
9.2 |
13.3 |
岑溪口 |
4761 |
19.9 |
5085 |
18.6 |
6.8 |
二、“六证合一”对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影响
广西全面推行“六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对基本单位名录库的规范化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减轻了基层负担使名录库更新维护更加及时和准确
“六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和进一步推进,不但让企业的准入机制放宽、办理手续更加简洁、审批效率不断提高,充分满足了市场主体的迫切需求;同时也让基层统计人员在部门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等环节更加便捷。以往基本单位统计调查,需要对单位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一一进行查看。“六证合一”后,我们只需要登记处理一个证件的信息,并且统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单位的基本信息和新增、变更以及注吊销等情况,有效地减轻了基层负担,使基层统计人员有更多精力集中在基本单位主要指标的填报、及时维护更新名录库数据上,更好地实现“实时更新、即时维护”的目标。
(二)单位性质界定更加明晰,查询更加方便
“六证合一”登记制度推行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包含的信息量更大,查询和检索起来更加方便,数据共享渠道也更加通畅。以往的“四上”企业申报需要逐个单位进行实地核实,“六证合一”全面实施后,统计部门可以直接通过部门推送信息及时查看企业营业执照和了解企业运营的基本状况。有效地确保了名录库单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三)企业(单位)信息更加全面、准确,信息的稳定性也进一步增强
在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企业成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办理POS机套现,或者是为了在农业方面获得一些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而成立的农村专业合作社,还有其他一些没有实际经营活动的所谓“皮包公司”。在实施“六证合一”后,使得这一部分单位在进行登记时有所顾忌或自动退出。与此同时,面对相对规范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讲,登记的信息更丰富,关联的项目更多,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利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对名录库中的企业进行追踪核查和核实认定,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单位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使维护更新的信息更直观,使用更便捷。同时,“六证合一”以后,企业单位被统一赋予社会信用代码这一唯一的识别码,就像是企业单位的“身份证”,不管企业经营情况发生何种变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均保持不变。例如,企业法人单位发生迁徙、法定代表人变更、经营范围发生变化等,均不改变其社会信用代码。该代码和9位主体识别码在全国范围内是唯一的,这就确保了企业法人单位信息的稳定性。为统计部门进行登记调查提供了有利条件,确保了单位登记的不重不漏。
三、名录管理机构情况
梧州市辖三个城区、三个县和一个市,共7个县(市、区),9个街道办事处、53个镇、5个乡。各地情况各异。
县(市、区)名录管理机构及人员情况
梧州市辖的7个县(市、区)都设立有名录管理机构,各县(市)设立有普查中心,城区没有普查中心,由普查中心管理名录库等相关工作,但人员配备都是兼职人员。
对新增单位处理情况
名录管理机构负责对新增、变更、注销单位的处理。县级名录管理机构自治区的要求负责将新增、变更、注销单位的划分到乡镇街道办事处,再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按规定进行处理,特殊情况县级名录管理机构自行处理。对新增单位,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查找核实发表填报,再录入,少数特殊情况找不到新增单位,通过工商网上查找电话咨询等进行处理。
各乡镇名录建设情况
各乡镇基本上设立有统计机构――统计站,由一名工作人员兼职统计工作。没有专职统计人员,更没有专门的从事名录工作的统计人员,相关名录工作由兼职统计人员负责。各乡镇统计站都配备有电脑及互联网,至少配备有1个VPN帐号供其使用,名录方面还专门配备供名录专用的SSL VPN帐号。
四、“四上企业”入库与名录库的关系
“四上企业”入库与名录库存在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名录库的单位数量越多,那么可能入库到“四上企业”的单位就越多。“四上企业”入库的审批,名录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一个地区名录工作得到重视,四上入库率必将得到提升。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区域间发展不够平衡,单位数量差距较大
由于各县(市、区)之间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发展各类产业成本不同,以及受经济下行的压力、产业群集中等因素,区域间发展也不够平衡,单位数量差距比较大。如2016年在库四上企业,万秀区246家、岑溪市203家,而苍梧县只有12家、蒙山县也只有48家。
(二)总体规模上,小规模单位占主导地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梧州市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种类型单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壮大,单位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在总体规模上,仍以小规模小型单位居多。在19891个企业法人中,营业收入50万以下的小型单位14623个,占73.5%,营业收入500万以下的单位18363个,占92.3%,占绝对主导地位,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租赁商务服务等行业类似个体经营户的小公司、小单位居多,对扩大全市经济总体规模,推进全市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的带动作用不够大。
(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行业分布仍不均衡
2016年以来,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已成为基本单位发展的一个亮点,但全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总的水平仍然滞后,比重明显低于广西全区水平。2016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占全部法人的80.6%,其中,第三产法人占69.1%。
(四)外资产业发展不足,经济外向度不够
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来看,2016年末,全市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为116个和72个,占企业法人的比重均为0.4%和0.3%,两者相加的比重还不足1%,并且增长缓慢,全市外资企业增长极为低迷,吸引外资能力较弱。
(五)“六证合一”对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更新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1.企业准入门槛降低,单位井喷式增长,造成基本单位核定和维护工作量骤增。“六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后,有助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清除监管盲区、形成监管联动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但是,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不断涌现和企业准入门槛的不断降低,企业单位将会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如何改进名录库的管理方式,疏通数据流通的渠道,充实基层统计力量,提升统计业务水平,提高名录库数据质量,这就对名录库更新维护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对名录库建设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基层基础建设未能跟上统计制度改革的步伐。随着“六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统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名录库更新维护节点下延至乡镇、街道办一级。使得基层统计力量薄弱、设备数量少、档次低、统计人员业务能力较弱、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乡镇统计的规范化建设和常态化运行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
3.社会信用代码取代组织机构代码,库存单位代码补录难度大。随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普遍使用,原有的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将逐步被取代。对于2015年10月1日后新开业的企业法人单位代码信息易于取得,但是库中原有的企业法人单位换领新证以后,如何更新库存单位的现有代码,就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和巨大难题。就梧州市来说,将有一 万多家库存企业法人需要调查、核实、更新原有代码信息,工作量巨大,而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动员各级的统计工作人员,逐步有序地进行。
(六)机构不健全,人员严重不足
县级统计部门没有一个是专职负责名录工作的,更不用说乡镇街道办了。人员兼职多,而且变动频繁,业务不熟,只能勉强应付日常工作,谈不上创新和发展了。
六、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措施,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针对目前基本单位在各县(市、区)间分布不均衡,且差异性较大实际情况,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各地协调发展。一是加强区域政策和规划的研究制定,对落后地区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对发展较快地区,要提高招商门槛,有选择性引进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大型优质企业;三是要依托地方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
(二)做大做强重点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针对当前大型规模企业数量较少的现状,应采取有力措施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一是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市场作用,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优产品,逐步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骨干企业为支撑、中小企业为补充的发展格局;二是要努力优化布局、整合资源,使重点企业要坚持向开发区、重点工业园区集聚;三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培育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品牌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基本单位要发展,政府部门除了应该发挥桥梁作用外,还需要形成政策导向,积极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发展。一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要切实落实简政放权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流程,推行“六证合一”,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来梧州投资兴业,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梧州市场,使实体经济数量快速增长。二是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政策,支持和鼓励各类融资模式,通过资本运作,使实体经济迅速壮大。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要响应李克强总理发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努力打造创新型城市。要把科技经费落到实处,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使实体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
(四)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小型企业健康发展
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促进稳定、国家税收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建立政府支持体系,将小企业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电力价格,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充分利用好国家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最大限度的为小企业打开绿色通道;对于具有良好前景和初具一定规模的小企业,应给予重点扶持和培养,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尽快成长为大中型企业;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对小企业的服务工作,支持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培训、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活动,依法保护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
促进传统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在加快发展贸易、交通运输、商务服务等传统产业基础上,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发展软件、信息产业;推动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换。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高端化延伸,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实现基本单位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的转变。要积极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弥补行业短板,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联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六)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名录库建设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促使资源共建共享。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单位信息资料是否全面、真实、准确,最终还是取决于企业提供的资料,因此必须加大统计法和名录库建设的宣传力度,把名录库工作的重要意义、作用以及应用的范围进行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各界对名录库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得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统计对象的支持与配合,共同开发利用好基本单位名录库信息资源。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