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城市发展质量稳提高 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大提升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并对城市工作作出战略部署。新征程上,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繁荣、宜居宜业、活力开放、生态秀美、文明和谐、风清气正的“六新河池”,进一步发挥城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池篇章中的重要作用。
一、城市规模与发展定位
(一)城市发展规模现状。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全市总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5.52平方公里,城市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19.36平方公里,下辖金城江区、宜州区、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共11县(区)。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5.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0.44万人,城镇化率为47.84%。
图1 河池市区位示意图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确立。2024年1月,《河池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河池市国土空间全局安排更加精准完善,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有了新的政策和总纲,河池城镇发展“一核三副两轴一带”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确立。“一核”为金城江-宜州中心城市发展核,推进金宜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与人口产业承载能力,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区域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的产业平台、现代智慧新城示范区。“三副”为南丹县城、巴马县城和都安县城,规划确定为市域副中心,在公共服务、物流商贸及产业发展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两轴”指全市两条城镇发展轴。沿南北向交通走廊,串联金城江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形成市域纵向城镇发展轴;沿黔桂交通走廊,串联金城江区、宜州区、南丹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形成市域横向城镇发展轴。“一带”指红水河生态文旅带。沿红水河,串联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形成红水河生态文旅带。
图2 河池市行政区划图
二、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效。
(一)城市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能。改革开放以来,河池大力开展经济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河池经济增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河池市城镇化率仅为9.7%,全市生产总值为5.67亿元。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84%,比1978年末提高38.1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全市生产总值达1163.43亿元,是1978年的205.1倍;人均生产总值34405元,比上年增加1147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6亿元,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6亿元,其中民生领域支出339.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21.42亿元,增长11.4%,其中住户存款1295.88亿元,增长10.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89.58亿元,增长17.1%。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341.79万人,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为195.36万人,占全市全部人口的57.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7.98年提高至8.67年;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由4296人上升为8141人。全市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为城市未来的创新驱动、优势再造等发展战略实施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基础。
图3 河池市各县区GDP对比图
(二)城市发展加速交通网络内联外畅。进入新世纪以来,河池交通进入大发展的新阶段,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交通运输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2014年,削顶填壑、在山头建成的“空中航母”河池机场开通运营,填补了河池民航的历史空白。2022年底,全市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2023年,贵南高铁河池段开通,标志着河池正式驶入高铁时代。全市交通建成了“高空、高铁、高速”现代交通网络体系。2023年,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23543公里,比上年增加4391公里,全市通达三级及以上公路的乡镇136个,通达率达98.6%;河池机场全年共发送旅客6.3万人次,实现通航以来航点最多、运行机型最大、旅客吞吐量最高三大突破。
(三)城市发展有力推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新时代,河池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持续增强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宜居城市品质大幅提升。2023年,全市围绕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深入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以生态环境“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打造“生态秀美新河池”。2023年全市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2.7%,颗粒物排放量下降1.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5%,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绿化覆盖面积2057公顷;绿地面积1783公顷,是2010年的3.6倍。作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河池具有神奇雄美的喀斯特地貌、妩媚秀丽的高山平湖、丰富多彩的原始森林以及独树一帜的长寿资源,使得河池成为理想的天然氧吧、养生天堂。居民收入保持增长。随着社会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河池人民生活面貌得到彻底性转变,居民收入增长不断提高。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8元,比上年提高109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92元,比上年提高117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64元,比上年提高939元。生活生产用品流动性增强。社会快速发展,人民财富增加,生活质量提高,汽车等奢侈品增多。2023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42.95万辆,比上年增长4.5%,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汽车达到53辆,增长15.2%。移动电话用户398万户,增长2.7%,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有162.47万户,增长14.2%。
图4 河池市各县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图
(四)城市发展助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1.全市教育事业平稳发展。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广西新一轮“双高”院校,市职教中心学校、市卫生学校、巴马民族师范学校、都安职业教育中心成为广西新一轮“双优”学校。2023年全市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34705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6224人,普通高中在校生9.16万人,初中阶段在校生18.5万人,小学阶段在校生35.39万人,学前教育在校生13.47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2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37%,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8.33%。
2.文化、体育、卫生服务资源持续增多。全市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通过国家验收,巴马瑶族自治县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凤山县获评“中华诗词之县”。扶持文艺精品创作,以天峨籍作家东西获得茅盾文学奖为代表,“河池作家群”保持旺盛创作势头,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有中篇小说、散文集、民间文学、歌词4类作品荣获第十一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本土作家公开出版文学书籍12部,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市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个,图书总藏量142万册;博物馆(纪念馆)10个,体育场馆16494个。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490个,其中医院56个,三甲医院3个。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888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864人,注册护士1321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4622张,其中医院16996张,三甲医院3360张。
3.政务服务扩面增效,城市运行高效健康。2023年,全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受理市民反映量149880件,其中,派单量44518件,市民派单办理时长9.38天,市民派单解决率63.69%,市民派单满意率85.63%;受理企业反映量1636件,其中,派单量699件。全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办理案件数1071件,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案件按期处置率95.65%。
(五)城市发展助推社会保障服务不断增强。近年来,河池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推动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丰富发展积极的就业政策。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4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52万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保持了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0.06万人,比上年增加15.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包含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7.57万人,比上年增加2.2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0.83万人,比上年增加0.6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59万人,比上年增加1.3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6.86万人,比上年增加1.81万人。年末全市提供住宿的民政机构数78个,床位数8574张。其中,养老服务机构数66个,床位数7994张。不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工作机构数998个,其中社区服务机构数355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643个。全市养老护理员人数591人。年末全市共有5.70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2平方米,公租房本期末正在实施保障34454户。全市老旧小区涉及户数2866户,城镇老旧小区开工改造数164个,城镇老旧小区开工改造惠及户数11174户。
三、城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
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仍存在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河池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难度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滞后。一是河池市中心城区面临“一城两区”新的空间发展格局,城市发展不均衡;城市建设环境条件差,尤其以金城江城区用地狭小、山多、高地落差大,需要从规划用地和建设管控上提出与场地环境相适应的条件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城市风貌环境营造的要求。目前,河池市中心城区城中村和私人房项目建设量大面广,管理难度大,需要从规划管控上进一步规范建设。二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存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难以落实、项目用林指标缺口大、建设资金未及时到位、部分项目办理涉及穿越生态保护区、地质公园等相关手续滞后等方面问题。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减少、交通项目建设缓慢、企业投资能力和意愿减弱导致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扩大。
(二)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城市文化软实力成长乏力。一是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造成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负担过重,城市各类服务设施拥挤加剧,公共服务质量下降。无障碍设施、紧急避难场所、儿童活动场地、运动设施以及养老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存在数量供给不足、质量参差问题。二是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河池市仅有两所高校,三家三甲医院,与全区和周边地市相比,河池市的教育和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还有较大差距,未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三是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影响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设施建设相对不足,缺乏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文化场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设施,限制了城市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缺乏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限制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传播。
(三)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一是河池市的对外贸易规模较小,外贸活动相对较少,缺乏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能力。2023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383万美元,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2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49.7亿元,同比下降15%。总体上看,河池市外资引进不足、项目相对较少、企业投资规模较小,与外部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机制。二是河池市科技创新底子薄、基础弱、水平低。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13个,其中有R&D活动的企业66个,有研发机构的企业42个;研究机构的研发人员有82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有1人,拥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有20人;R&D经费内部支出3.33亿元。2023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下降32.6%,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12.3%。受产业基础和企业创新基础薄弱、区位和社会经济等客观因素影响,河池综合创新水平偏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工业科技人员匮乏。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全市“2+5+N”工业产业体系缺乏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支撑。
四、持续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必须深刻理解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推进河池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一)以高质量社会保障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作为重大民生问题,社会保障水平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一要探索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保制度。特别是针对有意愿、有缴费能力的灵活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通过优化服务,提供便利,动员其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通过“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提升人们生活品质。二要探索通过完善的社保制度设计,统筹社会保障与就业,给予劳动者基本生活保证,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保护伞”。进一步强化失业保险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预防失业作用,促进社保与就业共建;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惠民补贴按时足额发放。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改善社会消费预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三要推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筑牢人民健康基石。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共同发力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四要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
(二)坚持绿色发展,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2023年,全市围绕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深入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以生态环境“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打造“生态秀美新河池”。绿色发展不仅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应成为城市的鲜明底色。要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实施城市绿化、湿地保护等工程,修护城市生态空间,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三)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发展的外部环境。城市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等的发展经验表明,依托城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做活河池高质量发展这盘棋,棋眼就在持续扩大开放上。我们要自觉在国家和广西开放大局中审视和找准自身定位,打造“活力开放新河池”。一要构建立体高效联通网络。畅通大通道、搭建大平台,只有让河池对内对外开放的空间纵深再拓展,发展的竞争优势才能不断提升。二要深化粤桂协作及长三角区域合作。强化深圳·河池对口协作,聚焦优势产业、科技创新、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协同发展。三要稳定发展外贸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推动稳外贸、促外资工作落地落细。
(四)加快城市群协同创新,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23年我国19个城市群承载了全国70%以上的人口、贡献了8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河池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打造“宜居宜业新河池”。一要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要统筹推进金宜同城化发展和东巴凤区域一体化建设,加快宜州新区建设,健全产城融合机制,加快南丹、巴马、都安副中心城市和各功能县城发展。三要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县域经济提质增速、推动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五)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能只顾城市这一头而丢了农村那一头。一是把城市发展放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去谋划,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充分发挥城市在整合社会公共资源方面的优势,立足乡村的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逐渐建立起城乡间具有一定特色且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三是强化人才融合。建设城乡产业融合的人才队伍,畅通人才流通渠道,落实人才保障、激励、回报制度,促进人才向乡村聚集流动的同时,加大农村居民技能教育培训力度,促进引才和育才互促互进。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