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十五

发布时间:2021-08-25 08:44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十三五”时期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抓机遇,促发展,积极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区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热点和新兴消费业态不断涌现,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

一、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十三五”时期,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宏观调控措施持续发力,广西经济发展成就辉煌,全区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已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换,在消费方面也取得了不起的突破,百姓受益良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品市场已逐步形成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开放竞争的格局,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从总量规模看,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5771.5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831.01亿元,比2015年增长35.7%,年均增长6.3%。居民消费方式悄然改变,商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从商品类别看,吃类商品增长较好,住类商品迅速发展,行类商品稳步提高。2016年到2020年,粮油、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8.1%,建筑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分别增长22.5%、6.3%,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分别增长2.7%、0.9%。

二、城乡消费稳步增长,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有序降低。城镇恩格尔系数由2015年的34.4%降低到2020年的33.9%,农村恩格尔系数由2015年的35.4%降低到2020年的34.6%。

城乡消费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快于城镇,带动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快于城镇,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全区城镇零售额从2015年的5091.6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6786.70亿元,年均增长5.9%;乡村零售额从2015年的679.8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44.31亿元,年均增长9.0%,高于城镇3.1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11.8%提高到2020年的13.3%。

三、消费层次明显提升,消费升级有效拓展

随着居民对生活高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消费形态从单一生活物质需求向多样化服务需求转变,居民消费需求逐渐向绿色、健康、品质、享受型转变。

一是人均消费支出持续增长,农村快于城镇。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15年的16321元增加到2020年的20907元,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15年的75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2431元,年均增长10.4%。

二是耐用消费品升级加速。汽车、空调、手机、洗衣机、电冰箱、热水器等提高生活品质消费品拥有量稳定提高。城镇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由2015年的30.9辆增加到2020年的45.4辆,增长47%,年均增长8.0%;空调器由2015年的121.1台增加到2020年的177.0台,增长46.2%,年均增长7.9%;移动电话由2015年的249.9部增加到2020年的276.2部,增长10.6%,年均增长2.0%;洗衣机、电冰箱、淋浴热水器分别由2015年的92.6台、94.7台、95.5台增加到2020年的103.2台、106.3台、109.5台,分别年均增长2.2%、2.3%、2.8%。农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由2015年的6.8辆增加到2020年的20辆,年均增长24.1%;空调器由2015年的16.9台增加到2020年的55.5部,年均增长26.9%;移动电话由2015年的262部增加到2020年的283.4部,年均增长1.6%。

三是保健型消费不断增强。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居民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2016-2020年,购买中西药品类商品投入增加,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5.8%。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由2015年的866元增加到2020年的1903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0%;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由2015年的710元增加到2020年的1228元,增长73%,年均增长11.6%。

四是服务消费成为新亮点。一是住宿市场持续扩大。在商务、休闲、旅游方式不断升级变化中,住宿消费持续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形式逐步创新,内涵不断丰富。2020年,全区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企业782家,比2015年增加277家,年均增长9.1%;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从2015年的6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8.9亿元,年均增长4.1%。二是餐饮消费加快发展。2016-2020年,全区餐费收入年均增长7.3%,高于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速1.2个百分点,外出就餐已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旅游消费迅速发展。人们生活品质逐渐提高,不仅对物质生活需求增加,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跟团游、自驾游逐渐成为家庭常见的消费方式。2016-2020年,全区游客人数由2015年的3.4亿人次增加到2020年的6.6亿人次,年均增长14.5%;旅游总消费由2015年的3254.2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267.53亿元,年均增长17.4%。

四、“线上线下”融合提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三五”时期,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技术多领域发力,有效拓展居民消费场景,加速居民消费习惯重塑。网上零售的快速发展推动消费市场从“线上线下之争”逐步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形成良性竞争的发展模式。全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从2015年的108.4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614.8亿元,年均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9%,比2015年提高6.0个百分点。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通过公共网络经营的企业242家,是2015年的9倍,实现零售额109.4亿元,是2015年的11倍,年均增长64.7%;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中通过公共网络经营的企业423家,是2015年的1.2倍,实现零售额10.9亿元,是2015年的4倍,年均增长37.8%。

“十三五”时期,各地不断加大消费品贸易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全区贸易业单位数量稳定增长。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数量从2015年的3524家增加到2020年的6004家,年均增长11.2%。在市场充分竞争、“线上线下”加快融合的带动下,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逐步涌现。2020年末,全区销售额超过百亿的批发零售企业为13家,比2015年增加10家;销售额超过十亿的批发零售企业为212家,比2015年增加120家。

五、消费市场均衡化发展,区域差异逐渐缩小

在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缩窄的带动下,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受交通、物流等的限制约束减少,区域之间差异呈现缩小态势。相对欠发达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区平均增长水平,区域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品市场发展趋于均衡化。从经济区看,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合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2294.7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026.44亿元,年均增长5.7%;北部湾经济区六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六市合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3018.9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007.36亿元,年均增长5.8%;桂西资源富集区(百色、河池、崇左三市合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609.4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885.23亿元,年均增长7.8%;西江经济带(柳州、桂林、梧州、贵港、玉林、贺州、来宾七市合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2867.3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919.33亿元,年均增长6.5%;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七市(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七市合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3571.8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883.39亿元,年均增长6.5%;左右江革命老区(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隆安县、马山县合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642.3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17.22亿元,年均增长7.4%。

六、“十四五”广西消费品市场展望

回眸“十三五”,广西经济发展成就斐然,消费品市场总量稳步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映射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成绩取得来之不易,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新机遇,拓展新空间,激荡新动力,锐意进取、砥砺奋进的成果。

展望“十四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篇章,中国—东盟博览会规模日益扩大,搭建中国—东盟十国经贸交流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广西消费市场将更加欣欣向荣,“六保”、“六稳”护航经济稳中有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广西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将成为经济改革发展的主线,新型服务消费催生产业新空间,流通创新转型全面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消费将发挥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全区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消费政策不断发力,居民消费持续升级,消费市场基础性作用更加稳固,充分发挥消费“压舱石”“稳压器”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