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成果辉煌 ——“十三五”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十四
“十三五”期间,广西克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投资结构不断调整、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重大项目拉动力强劲、能源建设加快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水平。
一、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
“十三五”时期,全区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投资总体呈现规模攀升、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16-2020年,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十二五”时期的1.13倍。2016年以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2.8%、12.8%、10.8%、9.5%、4.2%,投资年均增速为10%,每年增速均高于全国,在全国位于中上水平,位于西部地区前列。
二、投资结构不断调整,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
“十三五”期间,全区三次产业的投资占比由2016年的5.4:37.0:57.6转变为2020年的2.4:22.1:75.5。第三产业投资支撑加大,对全区投资的拉动力强劲,年均增长12%,占全区投资总量的比重由2016年的57.6%提高至2020年的75.5%。第一产业年均增长11.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7.1%。五年间,第三产业投资主要聚焦现代物流、商贸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旅游休闲、健康养生、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实施南宁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桂林市东西巷、北海福达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等项目。
三、工业强桂成效明显,转型升级持续发力
“十三五”期间,广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着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五年间,工业投资年均增长7.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保持平稳。广西南南铝加工生产基地、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防城港生态铝工业基地、广西(柳州)汽车城工程等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广西德保百矿铝业高性能铝材一体化项目、广西华昇新材料有限公司氧化铝及配套项目等加快推进。高耗能行业投资规模不断减小,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加快推进,2020年比2019年增长20.4%,新旧动能转化加速。
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投资助力“五网建设”
“十三五”时期,广西持续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蹄疾步稳”,投资规模不断加大,“五网建设”全面推进。2016年至2020年五年间,广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速为11.8%,超过全区投资年平均增速。基础设施投资占全区投资比重逐年增大,2020年占全区投资的比重为26.9%,成为支撑全区投资增长的主力军。
(一)路网建设突飞猛进。2016年-2020年,全区道路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9.4%。2020年全区道路运输业、铁路运输业占全区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1.5%和3.2%,投资分别比2019年增长19.9 %和54.1%,分别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6 和1.3个百分点,是基础设施投资提速的主要动力。2020年,全区在建的高速路有13条。其中,巴马至凭祥公路、天峨至北海公路,投资规模约800亿元,本年完成投资约75亿元,带动道路运输业投资呈两位数增长。2020全年铁路运输业投资比2019年增长54.1%,其中,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南宁至玉林铁路投资规模约450亿元,全年完成投资约77亿元。此外,铁路建设大提速,广西境内首条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项目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建设进入无障碍施工阶段。
(二)水路建设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广西紧紧围绕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目标,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积极建设出海出边、联通内陆的大通道,大力推进水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路运输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2016年-2020年,全区水利投资年均增长14.0%。2020年,全区水利管理业投资比2019年增长17.2 %,占全区基础设施投资比重5.9%。相继建成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期、二期工程,北海港铁山港区榄根作业区1号和2号泊位及南1号至南3号泊位工程等多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贵港航运枢纽工程、北海铁山港区航道三期工程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取得新突破,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开通运营,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全面打通。
(三)信息网络建设生机勃勃。“十三五”期间,全区加快信息网深度覆盖,加大广播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等网络传输投入,全区光缆线路基本建成,长度达到194.7万公里,完成超20000个千兆光纤小区建设,光纤网络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和80%以上自然村。2016-2020年,全区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投资年均增长9.8%。2020年,全区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投资比2019年增长66.6%,增速比2019年提高19.4个百分点,占全区基础设施投资比重的2.7%。目前,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数据中心和中国移动(广西)数据中心2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已在五象新区中国—东盟信息港核心基地开工建设,规划承载能力近3万架标准机架,加快推进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柳州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
(四)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十三五”时期,全区深入开展“宜居城市”建设活动,南宁市轨道交通1、2、3、4号线先后建成通车运营,桂林市临桂新区防洪排涝及湖塘水系工程、南宁市佛子岭路等5条地下综合管廊投入运营,贵港市、玉林市和柳州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加快建设,一批涉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发挥效益,城市品质和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16-2020年,全区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长4.8%。
五、三大经济区域投资平稳发展
“十三五”时期,全区紧紧围绕“中国-东盟海上丝绸之路”“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战略性发展计划,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广西三大经济区域投资稳步增长,建设再创佳绩,开工建设了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自动化码头、防城港七杀赤沙作业区1号、2号泊位工程等一批重大港航设施项目,同时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广西东融产业园等重点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五年来,西江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区与桂西资源富集区三大经济区域间投资发展齐头并进。其中,西江经济带投资增速逐年加快,从2016年的增长3.9%到2020年的增长11.7%,呈加速增长态势。2016-2020年年均增长10.5%,比同期全区投资增速高0.5个百分点,占全区投资总量的一半。北部湾经济区投资稳步增长,年均增速为9.4%,2020年占全区投资比重为35.9%。桂西资源富集区投资年均增长9.3%,占全区投资总量的比重从2016年的13.0%提高到2020年的14.0%。
六、重大项目投资发挥压舱石作用
“十三五”时期,全区牢牢抓住重大项目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聚焦“双百双新”产业、“五网”建设和新基建项目,聚焦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三大三新”重点产业,加大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五年来,全区累计新开工项目6.4万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年均增长5.2%。在新开工项目中,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为主体。“双百双新”项目强力推动,2019年6月广西全面启动“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建设以来,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新旧动能转换和融合加快发展,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区计划总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项目44个,完成投资占全区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的15.9%。
七、能源建设加快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区深入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目标,转变开发利用方式,优化能源结构,安全稳妥推进核电站建设,大力开发建设可再生能源,实施一批可再生能源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田林县瓦村水电站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山县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顺利并网发电,龙滩水电站建设接近尾声。“十三五”末,全区全面完成农村地区电网改造升级任务。五年来,全区高耗能行业投资年均增长8.6%,低于全区投资年均增速,占全区投资的比重从2016年的11.7%下降至2020年的9.9%,呈逐年下降趋势。
八、民生投资力度加大,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十三五”期间,全区加大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力度,全力完善多样化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改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宜居环境,壮乡人民充分享受到共建共享带来的建设成果。
(一)扶贫投入力度大。2016-2020年,全区累计投入财政专线扶贫资金731.4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28.49亿元、自治区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6.56亿元、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6.38亿元,用于交通、教育、卫生、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问题。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百色市深圳小镇等易地搬迁项目落成,加快推进河池环江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毛南家园、来宾市南方牛都全产业链扶贫项目、中国(广西)自贸区崇左片区-凭祥东盟农副产品专业市场扶贫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此外,全力开展大石山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大会战、饮水安全歼灭战,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22万处,家庭水柜3.92万座。
(二)卫生领域投资加快推进。“十三五”期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72.57亿元,自治区本级财政配套14.51亿元,支持全区卫生领域项目建设。通过新建、扩建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业务用房面积,有效补齐了公共卫生领域短板,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五年间,全区卫生领域投资年均增长21.0%,占全区投资比重从1.1%升至1.7%。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现代化国际民族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正式启用,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广西医科大学生物靶向整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地中海贫血·出生缺陷防控体系等项目有利增强全区卫生领域科研水平,加快推进南宁明安医院(中国-东盟跨国医疗合作平台)、柳州市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和危重症救治中心等项目建设。
(三)教育投资持续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区继续扩大教育资源,提升各项教育指标。通过推进新校区、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拓展办学空间。五年间,全区教育投资年均增长11.8%,占全区投资比重从2.7%升至3.1%。相继建成启用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南宁师范大学武鸣校区等高校项目,加快推进广西大学科技园、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钦州国际学校建设。
(四)住房保障全力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棚户区改造、公租房、经济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五年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14.5%。南宁市五象新区一号安置点、贺州市一江两岸棚户区改造、贵港市园博园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竣工建成,加快建设北海市银海区北背岭、白耗壳村棚户区改造、柳州市磨滩村及周边片区棚户区改造、梧州市两龙片区棚户区改造,使全区更多中低收入家庭实现安居梦,有效改善民生。
(五)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十三五”期间,大力实施健康广西体育惠民工程,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全区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五年间,全区体育投资年均增长2.1%。广西体育教科训一体化基地、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相思湖校区、江南训练基地场馆改扩建、百色市体育中心、崇左市体育中心、北海市体育馆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加快推进靖西市乒乓主题体育公园、南宁市体育运动学校等项目建设。
(六)生态治理投入不断加大。“十三五”期间,全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五年间,全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投资年均增长15.3%,占全区投资比重从0.4%升至0.6%。南宁那考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居全国首位,加快建设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千亩湿地公园和桉树林生态修复工程项目。
九、民间投资活力激发
“十三五”时期,广西陆续推出系列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进一步放开民用机场、基础电信运营、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的市场准入,培育和激发民间投资发展活力。“十三五”时期,广西民间投资年均增长6.9%。
“十三五”时期,广西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成绩显著,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巨大动力。在新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