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 ——基于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角度

发布时间:2024-10-28 10:0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广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发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上持续发力,持续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金字招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本文着重从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角度,分析广西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现状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2023年,广西常住人口502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890.1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7.6%,少数民族人口中壮族人口为1577.9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1.4%(为便于比较,以下数据均采用历次普查年份数据)

(一)民族种类齐全,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众多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共登记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为3131.88万人,占62.4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880.80万人,37.52%。广西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位,比排名第二位的云南多317.19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为15.0%

广西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其中,壮族是广西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共有1572.20万人,占广西常住人口的31.36%,占全国该民族人口的80.34%。广西的世居少数民族,除仡佬族为0.63万人,人口不足万人外,其他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均超过万人。其中,瑶族为168.30万人,是广西除壮族外人口超百万的少数民族,占全国该民族人口的50.86%;苗族为57.81万人,占全国该民族人口的5.22%;侗族为36.26万人,占全国该民族人口的10.37%;仫佬族为18.02万人、毛南族为7.32万人、京族为2.93万人,均占全国该民族人口的50%以上,分别为64.99%58.99%88.57%,是广西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此外,回族、彝族、水族分别为3.53万人、1.72万人、1.69万人,分别占全国该民族人口的0.31%0.17%3.14%

除世居少数民族外,广西其他人口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还有布依族3.13万人、土家族1.91万人、满族1.84万人、蒙古族0.67万人、黎族0.65万人、朝鲜族0.33万人、白族0.28万人、畲族0.17万人、藏族0.16万人,哈尼族0.14万人、傣族0.14万人、维吾尔族0.12万人。

2020年广西世居民族人口数量及占全国比重情况







单位:万人,%

民族

类别

全国人口

广西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重

民族

类别

全国

人口

广西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重

广西

140977.87

5012.68

3.56

瑶族

330.93

168.3

50.86

汉族

128444.64

3131.88

2.44

水族

49.59

1.69

3.41

回族

1137.79

3.53

0.31

仫佬族

27.72

18.02

64.99

苗族

1106.79

57.81

5.22

毛南族

12.41

7.32

58.99

彝族

983.03

1.72

0.17

仡佬族

67.75

0.63

0.92

壮族

1956.85

1572.2

80.34

京族

3.31

2.93

88.57

侗族

349.6

36.26

10.37

其他民族

6507.44

10.39

0.16

(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回升,比重提高。从历次人口普查看,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经历了从快速增长低速增长负增长后逐步回升的过程。1953年至1964年,广西少数民族人口从741.49万人增加至874.70万人,年均增长1.51%,同时期汉族人口年均增长1.59%1964年至1982年,少数民族人口增加至1393.40万人,年均增长2.62%,同时期汉族人口年均增长2.49%1982年至1990年,少数民族人口增加至1650.89万人,年均增长2.14%,同时期汉族人口年均增长1.70%1990年至2000年,少数民族人口增加至1722.56万人,年均增长0.41%,同时期汉族人口年均增长0.70%2000年至2010年,少数民族人口减少至1710.77万人,年均下降0.07%,同时期汉族人口年均增长0.44%

从这几个时期看,少数民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最高的是1964年至1982年,其次是1982年至1990年,这两个时期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人口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广西各民族平等相处,由于少数民族生育水平普遍高于汉族,这两个时期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均高于汉族。20世纪90年代,1000万以上人口的壮族实行与汉族同样的生育政策,广西各民族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号召,少数民族生育状况也得到有效的控制,少数民族人口和汉族人口增速回落,这一时期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年均增长率低于汉族。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稳定实施,同时大量少数民族人口外出省外务工,人口流出较多,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在2000年至2010年间呈现负增长,低于汉族人口年均增长率。

2010年相比,2020年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出现回升,与广西常住人口规模同向扩大,少数民族人口增加至1881.80万人,增加171.03万人,年均增长0.95%,年均增长率由过去十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年均增长率高于汉族0.15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也从37.17%提高至37.52%,提高0.35个百分点。

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回升的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外出省外务工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广西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投入,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状况明显改善,长期困扰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的住房难、喝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增加,外出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二是民族选择有所倾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西各族人民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频度不断增强,交融程度不断加深,由汉族与少数民族组成的家庭快速增长,由于少数民族在教育、就业等方面享有特殊的照顾政策,因此,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结合的家庭中,更多家庭在为子女选择民族时更倾向于选择少数民族。

(三)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广西世居民族之间人口数量差别较大。壮族是广西的主体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其余世居少数民族只有瑶族超过100万人,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人口不足10万人,仡佬族人口不足1万人。


历次普查广西各民族人口数量与比重情况








单位:万人、%

民族

类别

1953

1964

1982

1990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广西

1956.08

100.0

2319.83

100.0

3642.14

100.0

4224.49

100.0

汉族

1214.60

62.09

1445.13

62.29

2248.74

61.74

2566.71

60.76

少数民族

741.49

37.91

874.70

37.71

1393.40

38.26

1657.78

39.24

壮族

649.69

33.21

774.86

33.40

1233.08

33.86

1421.55

33.65

瑶族

47.12

2.41

53.68

2.31

86.38

2.37

132.75

3.14

苗族

20.35

1.04

21.73

0.94

33.74

0.93

42.64

1.01

侗族

14.99

0.77

13.94

0.60

22.96

0.63

28.75

0.68

仫佬族

4.32

0.22

5.26

0.23

8.88

0.24

15.71

0.37

毛南族

1.84

0.09

2.23

0.09

3.79

0.10

7.11

0.17

回族

0.99

0.05

1.35

0.06

1.94

0.05

2.72

0.06

京族

0.66

0.03

0.42

0.02

0.99

0.03

1.64

0.04

彝族

0.47

0.02

0.42

0.02

0.47

0.01

0.72

0.02

水族

0.01

0.26

0.01

0.41

0.01

1.33

0.03

仡佬族

0.03

0.05

0.10

0.26

0.01

其他民族

1.06

0.05

0.49

0.02

0.66

0.02

2.60

0.06


历次普查广西各民族人口数量与比重(续)






单位:万人、%

民族

类别

2000

2010

2020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广西

4489.37

100.00

4602.38

100.00

5012.68

100.00


汉族

2766.81

61.63

2891.61

62.83

3131.88

62.48


少数民族

1722.56

38.37

1710.77

37.17

1880.80

37.52


壮族

1454.54

32.40

1444.84

31.39

1572.20

31.36


瑶族

150.37

3.35

149.35

3.25

168.30

3.36


苗族

47.39

1.06

47.55

1.03

57.81

1.15


侗族

31.02

0.69

30.56

0.66

36.26

0.72


仫佬族

17.37

0.39

17.23

0.37

18.02

0.36


毛南族

7.51

0.17

6.56

0.14

7.32

0.15


回族

3.32

0.07

3.23

0.07

3.53

0.07


京族

2.05

0.05

2.33

0.05

2.93

0.06


彝族

0.99

0.02

0.97

0.02

1.72

0.03


水族

1.58

0.04

1.36

0.03

1.69

0.03


仡佬族

0.39

0.01

0.39

0.01

0.63

0.01


其他民族

6.05

0.12

6.40

0.14

10.39

0.21


  二、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区分布与性别年龄构成及受教育就业等情况

 (一)少数民族人口地区分布广泛。广西各民族人口的分布历来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即分布区域广泛,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人口杂居相处比较普遍,同时由于历史人口迁移和文化、生活的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在某些地区居住相对集中。总的来看,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聚居在桂西、桂西南和桂西北等山地、丘陵地区。

2020年,有6个设区市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南宁市、百色市和河池市,少数民族人口分别为449.78万人、298.32万人、286.85万人,分别占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23.91%15.86%15.25%;柳州市、崇左市、来宾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别排第四至六位,分别为219.32万人、179.09万人、159.02万人,占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1.66%9.47%8.45%。这6个市的少数民族人口合计为1591.38万人,占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达到84.61%。广西11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状况如下表:


2020年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情况




单位:万人,%

民族

类别

主要分布地区

人口

数量

占广西该民族人口比重

主要分布县(市、区)

壮族

南宁、柳州、百色、河池、来宾、崇左

1389.54

88.38

西乡塘区、江南区、邕宁区、武鸣区、隆安县、上思县、田阳区、田东县、德保县、那坡县、靖西市、平果市、宜州区、东兰县、兴宾区、忻城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

瑶族

南宁、桂林、百色、贺州、河池

134.07

79.66

恭城瑶族自治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和金秀瑶族自治县、平乐县、平南县、凌云县、南丹县

苗族

柳州、桂林、百色

49.27

85.23

隆林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林县、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南丹县

侗族

柳州、桂林

32.35

89.22

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

仫佬族

柳州、河池

15.30

84.91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毛南族

河池

5.95

81.28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回族

南宁、柳州、桂林

2.98

84.42

——

京族

防城港

2.60

88.74

东兴市

彝族

南宁、百色

0.96

55.81

隆林各族自治县、那坡县

水族

柳州、河池

1.22

72.19

融水苗族自治县、金城江区、宜州区、南丹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仡佬族

百色

0.30

47.62

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性别结构优化改善。2020年,广西少数民族人口中,男性为961.81万人,占51.14%,女性为918.99万人,占48.86%,性别比为104.66,处于国际公认的人口性别比正常值范围内,低于广西平均水平2.38,低于汉族人口性别比3.84,比2010年下降0.48

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在改革开放后一度呈现上升趋势,且幅度较大,进入21世纪又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但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一直低于汉族人口性别比。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广西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为102.31,低于正常值,低于汉族人口性别比8.201990年升至105.77,低于汉族7.552000年上升至108.76,低于汉族6.52。随着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广西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下降至105.14,低于汉族5.012020年继续下降至104.66,低于汉族3.84

 (三)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程度轻于全区。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与广西人口一致,均呈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社会抚养比有所上升趋势。2020年,广西少数民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48.67万人,占23.86%15—64岁人口为1207.19万人,占64.18%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4.94万人,占11.96%,老少比为50.13%,年龄中位数为36.74岁。与广西平均水平相比,少数民族0—14岁人口占比高0.2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高0.0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低0.24个百分点,老少比比广西平均水平低1.49个百分点。按国际通用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少年儿童人口占30%以下属于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划分标准,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年龄结构在2000年已基本进入老年型行列,虽然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轻于广西平均水平。


20102020年广西世居民族人口年龄构成







单位:%

民族

类别

2020

2010

0—14

15—64

65

及以上

0—14

15—64

65

及以上

全国

17.97

68.51

13.52

16.60

74.53

8.87

广西

23.62

64.18

12.20

21.71

69.05

9.24

汉族

23.49

64.17

12.34

21.88

68.91

9.20

少数民族

23.86

64.18

11.96

21.42

69.29

9.28

壮族

22.99

64.57

12.44

20.85

69.58

9.56

瑶族

30.06

60.44

9.50

25.08

67.42

7.49

苗族

26.55

64.62

8.83

26.10

66.27

7.62

侗族

24.65

63.67

11.68

23.72

66.63

9.64

仫佬族

28.18

61.05

10.78

21.86

70.10

8.04

毛南族

26.61

62.82

10.57

22.94

68.28

8.77

回族

22.49

64.88

12.63

16.18

74.57

9.24

京族

33.98

57.83

8.19

25.60

66.79

7.59

彝族

22.07

74.09

3.84

21.85

72.90

5.25

水族

26.92

66.41

6.67

24.77

68.52

6.71

仡佬族

26.02

68.25

5.73

25.53

68.65

5.82

其他民族

23.92

71.83

4.25

17.43

77.69

4.88

 (四)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升。广西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2010—2020年,广西少数民族高学历人数快速增长,人口文盲率下降,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大幅增加,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升。

2020年,广西少数民族6岁及以上人口中,接受各种文化教育的人口为1629.06万人,比2010年增长10.78%,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95.21%,比重比2010年提高0.42个百分点。接受高学历文化教育的人口大幅增加,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有185.91万人,比2010年增长1.08倍;高中文化程度的有218.22万人,增长32.8%;初中文化程度的有667.92万人,增长5.9%;小学文化程度的有557.00万人,下降4.9%

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看,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1年,比2010年提高0.82年,虽然仍低于广西(9.54年)0.33年,但提高的幅度比广西高0.04年。从各世居少数民族看,除瑶族、苗族、侗族外,其他民族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均已超过初中水平,其中,回族已达到大学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12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的还有京族(10.48年)、仡佬族(10.08年)和水族(10.02年)。平均受教育年限最低的为苗族,仅为7.97年,与最高的回族相差4.15年。

在广西少数民族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为65.19万人,比2010年减少6.12万人,比2010年下降8.6%

广西少数民族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各类受教育程度人数


单位:人/10万人

民族

类别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2010

2020

2010

2020

2010

2020

2010

2020



广西

31678

27855

38763

36388

11035

12962

5978

10806



汉族

30161

26700

39883

36914

11880

13779

6418

11359



少数民族

34243

29779

36871

35513

9606

11602

5234

9885



壮族

33005

28741

38586

36884

9876

11921

5117

9862



瑶族

42266

36383

28380

28455

7643

9547

5110

8911



苗族

46772

38658

21359

27157

5553

8378

3526

7179



侗族

39087

34500

27829

30533

8667

10368

5757

10227



仫佬族

34741

31001

32723

28645

10545

12176

8154

13525



毛南族

32534

28576

34958

33230

10911

12068

8311

13144



回族

15282

15662

25694

23077

24459

19951

25948

29878



京族

22957

40561

37023

52179

14156

23942

9866

24123



彝族

35423

14728

25619

17953

10588

6776

10722

10629



水族

37636

27721

30784

31093

10318

12662

6925

14640



仡佬族

41493

28727

21776

24376

8057

12188

7516

18810



其他民族

23268

20422

29018

27575

15727

13916

20416

23767



 (五)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状况逐步改善。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群体就业工作。近几年来,广西通过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倾斜分配就业扶持资金、加强少数民族群体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式,全力做好少数民族群体就业各项工作就业状况逐步改善。

2020年,广西少数民族16岁及以上就业人口占1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就业比)为61.52%,比广西平均水平(58.30%)高3.22个百分点,比汉族(56.36%)高5.16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0.55个百分点。

从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看,2020年,广西少数民族就业人员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人口比例分别为40.97%21.22%37.81%,与2010相比,第一产业下降33.0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提高12.2520.82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少数民族劳动力仍以传统的农业为主要,并逐渐转向就业空间更为广泛的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广西少数民族就业人口产业构成



单位:%

民族

类别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10

2020

2010

2020

2010

2020

广西

66.99

33.27

11.81

24.42

21.20

42.31

汉族

62.47

28.21

13.63

26.52

23.91

45.27

少数民族

74.04

40.97

8.97

21.22

16.99

37.81

壮族

73.69

41.18

9.01

20.63

17.30

38.19

瑶族

79.07

44.91

7.93

22.44

13.00

32.65

苗族

82.10

41.39

7.34

30.11

10.56

28.50

侗族

74.01

35.96

10.07

24.94

15.92

39.10

仫佬族

59.85

29.63

12.68

22.08

27.46

48.29

毛南族

65.97

34.60

12.04

23.62

21.99

41.78

回族

19.12

8.67

19.27

20.33

61.61

70.99

京族

48.22

18.70

7.38

12.96

44.39

68.33

彝族

62.80

16.70

11.99

44.97

25.20

38.33

水族

67.52

22.10

10.40

29.73

22.08

48.17

仡佬族

71.43

15.05

6.04

33.50

22.53

51.46

其他民族

44.37

14.69

16.85

32.86

38.77

52.44

 (六)少数民族人口的婚育趋于正常。广西历来重视少数民族人口生育问题,早在二孩政策出台前,广西就规定夫妻双方是瑶族、苗族等人口不足1000万的少数民族的,可生育第二个子女。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力保证了少数民族人口的合理增长。

2010—2020年,少数民族人口婚姻状况呈现两降两升,未婚、有配偶人口比重下降,离婚、丧偶人口比重上升。2020年,少数民族15岁及以上人口中,未婚的比例为21.54%,比2010年下降0.49个百分点;有配偶的比例为68.68%,下降0.70个百分点;离婚的比例为1.96%,上升0.97个百分点;丧偶的比例为7.82%,上升0.22个百分点。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的未婚、有配偶、离婚人口比重分别低于汉族0.860.270.16个百分点,丧偶人口高于汉族1.29个百分点。

从育龄妇女生育孩次构成看,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孩比重为38.13%,高于广西平均水平0.50个百分点;二孩比重为46.25%,高于广西平均水平4.02个百分点;三孩及以上比重为20.15%,低于广西平均水平4.52个百分点。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孩和二孩比重高于汉族,三孩及以上比重低于汉族。

2020年广西各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生育孩次





单位:%、人

民族

类别

生育孩次比重

妇女平均活产

子女数

一孩

二孩

三孩及以上

广西

37.62

42.22

20.15

1.57

汉族

37.34

39.94

22.73

1.60

少数民族

38.13

46.25

15.63

1.51

壮族

38.43

47.34

14.23

1.51

瑶族

35.46

39.25

25.29

1.64

苗族

37.34

43.04

19.62

1.60

侗族

37.46

48.13

14.41

1.48

仫佬族

41.84

48.47

9.69

1.35

毛南族

43.14

39.22

17.65

1.39

回族

46.15

46.15

7.69

0.98

京族

37.78

31.11

31.11

1.25

彝族

44.44

48.15

7.41

1.44

水族

58.33

25.00

16.67

1.39

仡佬族

66.67

33.33

0.00

1.09

其他民族

37.58

46.67

15.76

1.33

从生育率看,2020年,广西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94,各少数民族中,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以上的有京族、瑶族和苗族,分别为2.59、2.37、2.12,其余少数民族总和生育率均低于更替水平,最低的回族仅为0.87。

 (七)少数民族人口的居住状况明显改善。住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前,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在土砖房乃至茅草房的情况普遍存在,并且还有一定数量的危房户甚至无房户。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特别是自2016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全区上下勠力同心、克难攻坚、奋力拼搏,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勇气和毅力,创造性探索出“八包”和“七个狠抓”举措,有力有效破解少数民族贫困群众住房安全保障难题,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了极大提升。

2020年,广西全户少数民族的居民家庭平均每户拥有3.81间住房,比2010年增加0.62间;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50.55平方米,比全区平均水平多3.67平方米,比2010年增加18.56平方米;全户少数民族家庭人均住房间数为1.40间/人,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全户少数民族家庭户中,有80.80%的家庭居住在楼房,并以多层楼房为主,有19.20%的家庭居住在平房,居住在楼房的家庭户比例比2010年提高了31.52个百分点。按住房的承重类型分,绝大多数住房为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分别占全户少数民族家庭户住房的53.93%、41.55%。

全户少数民族家庭户仍以自建房为主,自建房的比例为71.38%,比2010年下降12.26%个百分点;以购买方式拥有的各类住房占14.13%,比2010年上升7.34个百分点;住房租赁率为10.97%,上升4.09个百分点。住房内各项设施较为完备,有96.23%的住房设有厨房,有93.69%的住房设有管道自来水,设有厕所的住房比例为97.99%,其中94.54%为水冲式卫生厕所,同时拥有厨房和厕所的住房比例为95.20%,有洗澡设备的住房比例为95.57%,其中以家庭自装热水器为主,占91.33%;全户少数民族家庭户以燃气为主要炊事燃料,占68.10%,使用柴草、电为主要炊事燃料的家庭户比例分别为15.43%、14.74%。

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广西倾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2022年12月,广西又出台《广西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围绕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针对性研究制定31条措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三、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建议

2010—2020年十年间,广西致力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城镇化水平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人口就业结构也得到优化调整,少数民族人口整体不断向良性循环发展,如期实现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新征程上,重点和难点在少数民族地区。

 (一)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一是科学制定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围绕完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增强项目、资金、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支撑,出台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少数民族乡村依托自身农业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特色村寨和乡村旅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三是加强少数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乡村地区乡村传统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二)优化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一是增加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着力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设施,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资源布局与覆盖人群,努力实现布局优化、普惠可及,与民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群体结构、民族风俗等相匹配。二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方式。以政府为主导,少数民族居民积极参与,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服务领域和功能配置标准,提高民族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三是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公共服务治理中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依托现有资源创立少数民族社工站,吸纳和使用社会工作人才,面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地区的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社会工作专项服务。

 (三)提升少数民族人口就业质量。着力扩大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容量。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实现少数民族群众充分就业。二是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就业能力。提高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工人和各方面人才,着力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就业能力。三是加大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创业,同时鼓励内地企业和个人到少数民族地区创业发展,带动更多就业。四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市场监管。建立健全发达地区联点帮扶民族地区工作机制,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口的管理, 消除就业民族歧视。

 (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一是多渠道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二是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寄宿学校,方便学生就学。在教育基础薄弱民族地区改扩建、新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接收初中毕业未升入普通高中就学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三是扩大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招生规模。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和民族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培养民族地区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人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