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报)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显著增强,特别是民营企业主动挑大梁、持续输活力,推动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由“跟随者”向“引领者”加快转变。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通过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推进专利产业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等工作举措,服务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让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血脉通畅”。
51.4%
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的作用,有力支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办理,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7.2万件,其中涉及民营企业3.7万件,占比51.4%。加大对民营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作用,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综合服务。优化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知识产权领域“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2024年,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受理案件近14万件,服务民营企业15.7万家。
141.5亿元
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发挥知识产权对外促进开放的作用,为民营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出海”提供有力支持。不断优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体系,已在全国29个省(区、市)支持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71家、产业分中心4家,向民营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帮助企业防范化解知识产权风险。2024年累计为各类企业提供指导服务886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41.5亿元。持续完善海外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337调查”、跨境电商诉讼、商标恶意抢注等纠纷的预警监测,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的及时性、主动性和精准性。
80%
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与地方共同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面向省(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县的小商品、快销商品,提供集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综合服务。目前,全国29个省(区、市)已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77家、快速维权中心48家,总计125家。保护中心服务的产业领域涵盖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域范围覆盖18个万亿级产业集聚区和173个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各中心总计备案企事业单位18.6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约6500家,外资、合资企业超8000家。
61.3万次
2024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同比增长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7.6万次,同比增长39.1%,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今年是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的决胜之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持续深入推进各项目标任务高标准完成。继续下大力气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推进产业链重点企业加强与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健全转化运用情况向专利申请端传导反馈机制,实现专利申请转化的良性循环。有针对性地精准匹配优质资源。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强链增效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转移转化机构、专利代理机构、投融资机构等作用,打造专利转化运用生态圈。
9000余家
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多元化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加强银企合作,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深入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面向9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按需提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支持举措,加快培育一批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完善风控机制,指导各地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和质物处置机制,推动全国13个省份、124个地市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政策,建立质押融资“白名单”。支持建设3家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及多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指导地方探索质权转股权、拍卖、反向许可等处置路径,促进知识产权变现。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