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2019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良好
2019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连续出台政策扶持,在政策的稳定支撑下,桂林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总体发展较好、较快。
一、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特点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稳定增长。2019年,桂林市38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98.86亿元,同比增长10.6%,比三季度(9.3%)高1.3个百分点,全年增速在8.0%-16.7%之间波动,全年稳定健康的增长。
(二)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增长。2019年,全市183家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3.87亿元,同比增长20%,比三季度(17.8%)高2.2个百分点,比全区高0.1个百分点,在全区排名第9,全年增速在13.5%-26.9%之间波动,全年波浪型增长,运行质量良好。
(1)分行业看“11升1降”。2019年,桂林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12个行业中“11升1降”,有5个行业的增速超过桂林市平均水平。其中较高的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9%,主要得益于七星区新增龙头企业桂林翱隆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拉动该行业高速发展;租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6.8 %,主要得益于兴安县的新增企业广西展卓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入库,今年的业务量拓宽,其营业收入增长,大大拉动了该行业经济增长;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营业收入增长49.2%,行业普遍趋势良好,龙头企业广汇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汽车美容、汽车延保等业务经营状况良好所以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6.7%;文化艺术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3%,该行业龙头企业阳朔千古情自开业近一年来,桂林千古情填补了阳朔白天无大型文化演出的空白,成为桂林乃至广西又一享誉全国的文化品牌;从开业至今桂林千古情共总收入超过2亿元。给该行业形成强有力支撑。
唯一的负增长行业是: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9%。是因行以桂林万达电影城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影视行业走低,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2.6%。
(2)分县区看发展不平衡。2019年,17个县区基本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12个县区增速超过桂林市平均水平,增长最快的前3个县区分别是全州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5%、灵川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8%、平乐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8%;营业收入增长较慢的县区是雁山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恭城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
(3)龙头企业总量占半壁江山。2019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总量排前20名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83亿元,同比增长19%,占桂林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7.7%。
(三)规模以上非营利服务业平稳发展。2019年,桂林市87家规模以上非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7.9%,与三季度(11%)低3.1个百分点。
(四)新入库企业作用明显。2019年桂林市入库规模以上服务业新入库企业4家,其中3家为其他营利性企业,3家新入库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0.28亿元,同比增长2371%,对其他营利性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支持作用。
(五)负增长企业占4成。2019年,桂林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负增长企业157家,占全市企业家数的40.7%。1-10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负增长企业为160家,负增长企业数减少3家。
(六)退库企业情况。目前申请年度退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4家,占全市企业家数的24.3%。对全市影响为,如剔除94家企业后,全市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将上升两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县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行业单一、企业规模小,营业收入总量少,增速易受个别企业的数据波动影响。
(二)服务业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一是全市服务业数据连续性规律性不强,普遍存在核算月度增速高于非核算月度的情况,数据的协调性匹配性不强;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明显高于整个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速。全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与规模以上增速衔接的较好的只有象山区、阳朔县、资源县、龙胜县差距在3个百分点左右,其余的县基本都差10个百分点以上,有好几个县差80以上甚至有差200个百分点的。二是县区间差异显著。2019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方面,总量上,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量最小的灌阳县仅为341万元,占全市比重为0.03%;而最大的七星区为282285万元,占全市比重为24.8%。增速上,增速最低的雁山区(7%)与增速最高的全州县(99.5%)相差92.5个百分点。三是仍存在单位入库行业划分不清,非服务业单位入统,基层对统计指标理解不深,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调查单位入库管理。国家局服务业司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入库标准进行调整,入库门槛大大提高。将年营业收入和年末从业人员双标准调整为年营业收入单标准;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的调查单位确定标准,从现行的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社会工作行业大类调查单位确定标准,从现行的年营业收入1000万到500万。严格执行新标准和时限要求,对入库资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新增单位应统尽统、真实可信。
(二)强化行业界定。严格按照主要业务活动界定调查单位行业类别,切不可将非营利性单位强行划入营利性行业,非服务业行业单位强行划入服务业,进一步提高规上服务业统计调查规范性。
(三)强化数据审核评估。进一步创新完善数据审核评估和质量管理办法,运用多种方法开展审核评估,加强规上服务业数据审核,加强局部与总体(如营利性服务业与全部规上服务业)、服务业数据与其他专业或部门数据的关联性审核,确保数据协调匹配,趋势合理。特别关注其他营利性营业收入的几个速度,即同比增速、两年相同单位的增速、类增加值增速(如应付职工薪酬的增速)、全行业增速。2020年的其他营利性同比增速可能要采用这四个速度加权测算,所以这四个速度的匹配性是否科学合理,就决定了县区数据的质量好坏。
(四)强化基础工作。要加强基层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督促企业健全完善统计台账,为准确填报调查数据打好基础。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