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七十五载 击鼓催征再启新程——新中国成立75周年河池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时间:2024-11-01 09:18

75年时光荏苒,75年风雨兼程。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河池人民抢抓历史机遇,乘势而上,敢闯敢拼,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一、综合实力空前跃升,高质量发展成就辉煌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池经济基础薄弱。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河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潜力。

(一)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1952年全市生产总值仅为0.34亿元,到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全市生产总值为5.7亿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199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百亿元,2021年突破千亿元,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163.43亿元,分别是1952年的3421.9倍和1978年的205.1倍。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4405元,是1952年40元的860倍。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72.64亿元,是1978年的108倍;第二产业增加值322.21亿元,是1978年的191倍;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8亿元,是1978年的390倍。

(二)政府财力明显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河池财政十分困难。1952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仅有0.05亿元,1978年增加到0.47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87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之后财政收入实现连续跨越,1997年突破10亿元,2023年突破百亿元,达到105.67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1952年的0.05亿元提高至2023年的406.01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持续保持高占比。

(三)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从新中国成立到“二五”期间,全国经济发展开始起步,河池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也获得一定成效,并从此开始规模建设。1950—1978年,河池地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90亿元,其中1958—1978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2亿元,年均增长10.5%。基本建设从1958年的0.1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24亿元,是1950年的335倍,是1958年的7.0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历史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提升,1979-2012年,河池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43.64亿元,是新中国成立29年来的170倍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提质增效,投资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2013—202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2%,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13年的7.9:34.5:57.6调整为2023年的2.8:26.3∶70.9;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是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四)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品更加丰富充足,消费市场迎来快速增长。1950年,河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0.15亿元,到1978年,河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5亿元,是195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0%。改革开放后,国家出台实施扩大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等促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社会消费品市场也随着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增强,消费品市场繁荣壮大,蓬勃发展。从1979年2.8亿元到2023年315.50亿元,增长了112.6倍,年均增长11.6%。

各类商品活跃成长。2000年河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有20类商品销售,发展到2023年有27类商品销售,比2000年增加了7类。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耐用消费品品质不断升级。2023年,汽车类销售额是2000年的451.9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是2000年的5.0倍。

二、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结构优化显著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河池从曾经广西西北部的“发展洼地”到如今的“产业高地”,产业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978年,河池经济以农业为主,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4.5:29.7:25.7。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提速,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4:27.7:48.9,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体,工业和农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农业基础持续巩固。改革开放前,河池农业生产长期以农业种植为主,内部结构较为单一。1952年,河池农、林、牧、渔四个行业之间的产值结构为73.2:4.1:22.4:0.3,一直延续至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75.6:5.3:18.9:0.2。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政策的施行,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开始全面“开花”,农业结构逐步走向多元化、现代化。1979-2023年,河池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年均分别增长10.6%、13.0%、14.0%和18.5%,农、林、牧、渔产值结构同步调整为44.0:10.9:42.8:2.3,在保持粮食总产量稳定、农业基础稳固的同时,逐步形成了林牧共进、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结构。

(三)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新中国成立初期,河池工业几乎从零起步,195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0.14亿元。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工业连续跨上新台阶,1971年、1988年、2000年相继突破亿元、十亿元、百亿元大关。202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是1952年的4917.9倍,年均增长12.9%。以有色金属、桑蚕茧丝绸等优势产业为引领,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全面构建“2+5+N”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全市产值超十亿元工业企业达13家。

(四)服务业发展逐步提速。新中国成立初期,河池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满足人民基本生活,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5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仅有0.07亿元,1978年为1.46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11.9%和25.7%,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偏低。改革开放后,全市服务业规模快速扩大,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达到101.02亿元,占GDP比重上升到31.63%。党的十八大以来,河池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凸显,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568.58亿元,为1952年的8473.6倍;占GDP比重达到48.9%,比1952年提高37.0个百分点。

(五)城乡融合加快推进。新中国成立75年来,河池市总人口由建国初期1952年的157.4万人发展到2023年的431.68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9万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5%。河池曾经是一个农业大市,1978年,全市人口292.15万人,城镇化率仅为9.7%。改革开放以来,河池大力开展经济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末,河池城镇常住人口达160.44万人,比1978年末增加132.1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89%,比1978年末提高38.1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新中国成立之初,河池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十分匮乏。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池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改善显著,城市承载力不断提质升级。

(一)交通网络内联外畅。进入新世纪以来,河池交通进入大发展的新阶段,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交通运输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全市交通建成了“高空、高铁、高速”现代交通网络体系。一是高速交通网络加快形成。2000年,河池第一条高速公路——宜柳高速建成通车,自此河池按下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快进键”,不断掀起建设新高潮。2022年底,南丹至天峨下老(除龙滩特大桥外)、巴马至平果、巴马至田东等3条(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对于河池交通发展史来说,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1952年整个河池地区公路里程数仅为320公里,截至2023年全市公路里程数为23543公里,是1952年的73.6倍。二是铁路大动脉进一步提升。2023年8月,贵南高铁河池段开通,标志着河池正式驶入高铁时代。境内有国铁黔桂线、焦柳线258公里的铁路客货运输线,驰骋在黔桂山水间来往运输。三是河池机场建成通航。2014年8月,削顶填壑、在山头建成的“空中航母”河池机场开通运营,填补了河池民航的历史空白。2023年,河池机场全年共发送旅客6.3万人次,实现通航以来航点最多、运行机型最大、旅客吞吐量最高三大突破。

(二)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新中国成立75年来,河池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今天的河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河池被明确为广西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东巴凤国土绿化示范项目获批国家试点,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1个、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3个。2023年,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8.19%,高出全区6.99个百分点,自2017年自治区对该指标进行监测以来,连续7年排名全区第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6.1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2倍;全市环境空气监测365天,优良天数356天,污染天数9天(轻度污染9天),优良率为97.5%,PM2.5年均浓度为24.8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7,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全市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2个断面水质为Ⅰ类,10个断面水质为Ⅱ类,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三)宜居城市品质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75年来,河池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2023年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为1783公顷,是2010年的3.6倍。作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河池具有神奇雄美的喀斯特地貌、妩媚秀丽的高山平湖、丰富多彩的原始森林以及独树一帜的长寿资源,使得河池成为理想的天然氧吧、养生天堂。

四、发展成果惠及共享,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河池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把更多“真金白银”用在民生急需上,让人民更好共享改革红利和发展成果,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一)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新中国成立以来,河池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23年,河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50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69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64元,是1952年的674.5倍,是1978年的268.6倍。河池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共同富裕步伐越走越实,河池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3.89持续减小到2023年的2.52。

(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河池人民生活面貌得到彻底性转变,居民消费水平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同步提高。202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7674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746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1.5平方米,农村居民为59.6平方米。

(三)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新中国成立后,河池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再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经过不断完善,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23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0.0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包含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7.5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0.8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6.8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5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4.61万人。年末全市提供住宿的民政机构数78个,床位数8574张。其中,养老服务机构数66个,床位数7994张。不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工作机构数998个,其中社区服务机构数355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643个。全市养老护理员人数591人。年末全市共有5.70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四)公共服务供给扩大。河池落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持续加强,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小学639所,在校学生35.3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5所,在校学生2.62万人;普通中学190所、在校学生27.67万人,比1952年增加179所、27.30万人;普通高等院校2所、在校学生3.47万人。2023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2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37%,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8.33%。医疗卫生长足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490个,是1952年的69.2倍。2023年末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888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4622张,分别是1952年的151.3倍和203.5倍。文化事业蒸蒸日上,2023年全市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个,图书总藏量142万册;博物馆(纪念馆)10个,体育场馆16494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