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农村合作社“空壳化”现状 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9 15:15 来源:百色市统计局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织载体,是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有效式。近年来,百色市农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持续有序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空壳化”的问题。

  一、百色市农村合作社现状

  根据百色市基本单位名录库显示,我市现存农村专业合作社3999家,其中未领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有363家,未领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组织机构代码的有74家2017年以来共剔除农村专业合作社1273家。

  (一)各县(市、区)农村合作社数量大体均衡

  从地区看,田东县农村合作社数量最多,484家占总数的12%,其次为田阳区、靖西市,占总数11%,右江区、凌云县、乐业县数量较少(行政村相对较少),均占总数的6%,其余各县(市)占比在7%-9%之间。

  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占绝对比重

  从行业看,从事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的农村专业合作社3293家,占全部合作社的82.3%;其次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2家,占比5.1%;批发零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各146家,占比3.7%。

  (三)经济普查是核查空壳农村合作社的重要手段

  2017年以来我市基本单位名录库剔除农村专业合作社1273家,其中四经普剔除806家,占全部剔除单位的63.3%;注(吊)销剔除373家,占29.3%;关闭剔除52家,占4.1%;其他原因剔除42家,占3.3%。

  二、农村专业合作社“空壳化”原因分析

  从近年来剔除的单位来看,主动到行政部门注(吊)销的合作社占29.3%,而四经普剔除的占六成以上,据了解,四经普中剔除的合作社主要是无人管理的空壳单位,空壳化原因主要是:

  (一)成立动机不纯。一是投机取巧套取政策补贴,部分村民、涉农企业单位和农资经营户为了能享受国家政策的红利,为申请项目资金或申请贷款方便,而成立假合作社、空壳合作社。二是地方政府盲目推动,在近年来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公司+合作社+农户”常见的产业扶贫方式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脱贫考核指标,盲目追求成立合作社的数量,以及农民入驻合作社的比率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发展前景,村民被动成立合作社,成立后无人管理经营,成为空壳单位

  (二)管理能力不足。一些合作社成立后,由于管理体系不健全,社员没有足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没有跳脱原有的农村生产经营思维,仍然采用松散型的自我管理,习惯于单打独斗,缺乏先进管理模式和日常监管体系造成经营不善,合作社形同虚设

  (三)成长扶持不到位。为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产业,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鼓励和引导成立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社。但之后由于缺少政策扶持和指导,一些合作社受到土地、资金等资源的制约,难以发展壮大。

  三、建议

  (一)大力整顿虚假空壳合作社。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核实,对虚假、空壳的合作社及时清理整顿,有问题的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依法及时注(吊)销,避免国家项目资金、政策补贴等的流失浪费。

  (二)依法把好合作社准入门槛。严格依法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的实质性审核,对心术不正想要骗取国家资金、不符合政策的坚决拒之门外。

  加强对成立合作社的引导。要对合作社成立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力物力条件、产业发展前景等进行充分调研,做好评估,引导成立能够真正发挥示范引导功能的合作社,杜绝“你有我也要有”的盲目跟风思维,确保农村合作社能够切实发挥作用。

  (四)强化“真”合作社的扶持。对于真抓实干的专业合作社,加大对生产设备购置、完善基础设施、技术扶持、信贷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帮助农村合作社做大做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注入生机活力,真正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引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