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北海贸易业的“危”与“机”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北海的贸易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3月北海市全口径批、零、住、餐业同比增长分别为5.4%、-37.6%、-31.3%和-53.9%。从整个消费市场反映出:一方面,北海市限上批零住餐业下滑严重,消费市场整体运行情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疫情也促使市场新生了许多商业新模式、新业态,在逆境中寻找新机遇。
一、传统企业危机感增强
(一)刚性类需求销售增长,升级消费类商品受到冷落
疫情影响市场萎缩,销售难度增大,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变得冷清,出行人流量锐减、部分商贸企业缩短营业时间、甚至歇业,市场销售行情大幅下滑。由于商品积压,现金流阻塞,企业生存艰难。从统计数据来看,1-3月北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2.5亿元,同比下降46.1%,比上年同期回落53.2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值看,生活必需品类的需求继续增长,1-3月限上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5.4%。而升级消费类的商品如: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一是汽车类销售。疫情期间汽车销售企业经营面临巨大风险,客源到店明显减少,商品库存激增,资金占用周转期拉长,引发现金流短缺。1-3月限上汽车零售额为5亿元,同比下降29.7%,拉低限上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1.1个百分点;二是石油及制品类销售。一般春节期间是走亲访友、自驾旅游的高峰期,也是成品油销售旺季,受疫情影响私家车和外出人员流动性降低,而且,近期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国内汽油销售价格下调,造成汽油消费量和单价同时下跌。1-3月限上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为2.7亿元,同比下降24.8%,拉低限上消费品零售额下降4.6个百分点。三是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往年春节期间各大商家都会推出很多家电产品促销活动,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只注重在民生相关的刚性需求,而大量家电用品滞销。1-3月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为1.7亿元,同比下降3.5%,拉低限上消费品零售额下降0.3个百分点。
(二)住宿餐饮企业步履维艰,后续形势不容乐观
住宿餐饮业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春节期间,本应是餐饮企业期待的“黄金时间段”,受疫情影响,市民基本宅在家里,这使得主要靠人流线下消费带动的住宿餐饮企业的营业收入大幅减少,部分企业陷入“停摆”状态,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困境。目前,企业复工后要恢复到正常水平也要很长一段时间,除了供应疫情后勤保障方面的食堂有正常内部营业外,大部分餐饮企业堂食处于低人流量,酒店住宿企业的入住率也急剧下降。1-3月北海市全口径住宿业营业额完成2.4亿元,同比下降31.3%,比上年同期下降46.2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完成2.8亿元,同比下降53.9%,比上年同期下降68.6个百分点。从短期来看,住宿餐饮业普遍存在着“三高一低”现象,即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住宿餐饮业营业额锐减,但房租等固定开支不减,特殊时期还增加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成本,加上食材、打包盒的采购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现金流紧张。
二、新模式、新业态的商机逆势发展
(一)传统零售业大力发展线上业务
危局之下,传统零售企业在疫情下,各种新零售、新业态不断涌现,不仅对传统零售业起到积极的弥补和支撑作用,也大力促进了企业自身的转型发展。疫情期间,“小程序下单”“零接触配送”,企业各出奇招加大网上营销力度,为化解疫情冲击提供了缓冲空间。网上订单送货到家+“无接触配送”购买商品方式更普遍。从统计数据显示,1-3月限上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4162.8万元,同比增长191.5%,呈较快增长态势。各大超市:和安超市、大润发超市、沃尔玛超市,都在线上通过:淘宝、京东、美团等各种销售平台进行销售。疫情影响加速了网络零售配送到家业务的需求增长,以及下沉市场用户电商需求。预计今年全市通过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整体规模继续扩大,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二)便民化连锁超市异军突起
便民连锁超市以及社区便利店在疫情期间作为生活必需品售卖主战场,经营状况呈现出保供能力强劲、商品快进快出、提供稳定货源等突出特点,1-3月份部分连锁超市零售额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同比增长。如北海和安商贸有限公司旗下大部分社区门店经营时间与往常保持不变,部分门店继续实行24小时营业,1-3月实现营业额309万元,同比增长7625%,据统计数据显示,1-3月份全市生活必需品类的需求基本稳定、供给充足、消费强劲。
(三)餐饮业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谋求经营出路
餐饮业企业通过开发线上业务、外卖服务的方式进一步拓宽经营渠道。随着餐饮产品的不断标准化、锁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餐饮业企业逐步把零售环节打通,通过尝试提供半成品零售来替代传统超市的食品供应,助推企业自身由服务行业向服务+零售行业转型。由此,一些企业通过增加主食半成品、速冻食品销售等策略,适时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来满足疫情期间对速食产品、易储存食材的大量需求。同时,以疫情为契机,不断提升经营的服务质量,推行距离性和间隔性等健康就餐的消费方式。借助相关政策机遇,进行深度战略调整,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开发多元化经营模式,对部分经营业务作出新的改变,化危为机。
三、政企联手合力推进行业复苏
(一)政府方面建议
1、鼓励减免刚性支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支付员工工资、门店租金等固定成本是造成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希望政府鼓励减免店面租金、管理费、水电费等,尤其是希望政府控制和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服务收费相应降低或减免,提高政策享受范围和执行力,尽快出台相应费用减免或一次性补贴的具体实施细则。
2、实行减税降费优惠,为中小企业解忧解困。企业期盼政府能够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及时通过返还、减免、延期等方式,直接减轻中小企业税费、员工薪酬、社保等支出,加大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对于新出台的各项优惠措施,切实做细、做实、做到位,保障企业可持续性、稳定经营。对于资金困难的受疫情影响期间受损较大的行业企业,发放复工补贴、适当给予特殊时期还本付息延期或财政贴息支持等。
3、加强金融保障,减低融资贷款成本。要解决融资难,对于已出台的各项金融政策,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畅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一企一策加大精准帮扶力度,把金融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做细做实。要鼓励各银行机构通过压降成本费率,对因疫情灾害影响暂时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加大支持,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低于上年同期融资成本。并鼓励各商业银行采取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贷款等方式,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二)企业方面建议
1、加强应急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从短期来看,要严格建立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疫情无疑是对住宿餐饮业的一场重新洗牌,疫情过后,一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将被淘汰,消费机会被释放。长期而言,企业只有致力于做优做强,才能持续获得资本市场赋予的稳定的现金流和抗风险能力。
2、转变发展模式,积极谋求发展出路。积极引导传统贸易企业借机转型。新冠病毒疫情后会导致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传统线下商品交易活动减少,但给了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平台更多的机会,政府应积极引导传统商业借助互联网+商品服务模式,加强内部管理,扩大线上销售,线上销售的稳健增长应有助于减轻疫情对整体消费的负面影响。倡导实体餐饮业尽快引进分餐制,疫情过后居民更加注重自我保护及饮食卫生,良好的就餐环境及分餐的就餐方式可能会消除居民对疫情的恐慌心理,利于餐饮业逐步恢复。
3、积极寻求政策和行业间支持,政企联动共渡难关。在政府部门加大帮扶的同时,企业也应积极作为,主动向职能部门进行咨询,了解政策条件,同时反映企业诉求,促推更多更有效的政策出台落地。另外,行业间要加强相互合作,创新业务模式,通过团餐配送、共享员工等方式,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