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研发现状分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推动企业开展R&D(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对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6年,梧州市参与科技研发调查共492家“四上”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7家,特、一、二级建筑企业9家,重点服务业106家。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梧州市规上工业企业科研投入稳步上升,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一、梧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科技研发现状
(一)科技研发投入稳步上升,企业的主体地位明显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7家,当年进行研发项目的企业有38家(162项);其中R&D活动的企业28家,同比增加6家,R&D项目112项,比上年同期增加14项,增长14.3%。R&D项目占全部项目的比重由2015年的67.6%上升到69.1%。按企业规模分:大型企业3家,有20项R&D项目;中型企业6家,有35项R&D项目;小型企业19家,有57项R&D项目。可见,梧州市R&D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工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1215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87.2万元,增长38.6%;其中企业资金11254.1万元,同比增加3712.5万元,由上年的86.1%比重提高至92.6%,企业资金仍然是梧州市研发经费的主要来源。2016年,全市企业R&D活动使用政府部门的资金有所减少,比重由上年的13.9%下降到今年的7.3%,政府对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引导作用亟待进一步加强。具体内容见表一:
表一2016年R&D经费内部支出情况 | ||||
指标名称 |
2016年数据(万元) |
2016年比重% |
2015年数据(万元) |
2015年比重(%) |
R&D经费内部支出合计 |
12151.4 |
100 |
8764.2 |
100 |
其中:政府资金 |
891.9 |
7.3 |
1221.8 |
13.9 |
企业资金 |
11254.1 |
92.6 |
7541.6 |
86.1 |
境外资金 |
0 |
0 |
0 |
0 |
其他资金 |
5.4 |
0.04 |
0.8 |
0.01 |
(二)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结构和质量有所优化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合计1186人,同比增加248人,增长26.4%;其中参加项目人员1054人,占R&D人员的88.9%;管理和服务人员132人,占R&D人员的11.13%;其中研究人员337人,同比增加80人,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合计753人年,同比增长28%。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注册商标475件,专利申请数为271件,专利比上年同期增加155件,增长133.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18件,比上年增加121件;新产品开发108项,比上年增加20项;实现新产品产值197605.9万元,同比增长44.2%;专利、新产品增长显示企业正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 研发企业地域分布不平衡
从地域分布来看,有R&D活动的企业相对集中在城区,其中万秀区有17家有R&D活动的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市的62.4%,而长洲区、岑溪市没有R&D活动,地域分布不平衡。具体内容见表一:
表二2016年分县(市区)R&D情况 | ||||||
地域 |
有R&D活动单位数(个) |
R&D经费内部支出合计(万元) | ||||
2016年 |
2015年 |
增幅% |
2016年 |
2015年 |
增幅% | |
梧州市 |
28 |
22 |
27.3 |
12151.4 |
8764.2 |
38.6 |
万秀区 |
17 |
13 |
30.8 |
7580.2 |
5440.6 |
39.3 |
其中:工业园 |
7 |
4 |
75.0 |
5203.3 |
3962.4 |
31.3 |
长洲区 |
0 |
0 |
0 |
0 |
||
龙圩区 |
6 |
4 |
50.0 |
1246.3 |
843.3 |
47.8 |
苍梧县 |
1 |
1 |
896.9 |
851.3 |
5.4 | |
藤县 |
1 |
3 |
-66.7 |
1460 |
717.8 |
103.4 |
蒙山县 |
3 |
1 |
200.0 |
968 |
911.2 |
6.2 |
岑溪市 |
0 |
0 |
0 |
0 |
(五)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占主导
全市19家在库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研发项目共计101项,占全部企业研发项目的62.35%。其中65项属于R&D活动,占比58.04%,R&D经费内部支出共计7780.7万元,占比64.03%,梧州市R&D活动以高新技术工业企业为主。
二、企业科技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情况看,2016年全市科技研发同比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研发能力与全区、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科技研发覆盖面较小。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开展R&D活动, 有349家没有研发活动。其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占在库企业的7.4%,比全区9.3%的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分别比南宁、柳州、桂林低9.4、7.3和5.2个百分点,占比居全区第五位。分企业规模看,在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占比分别为8.3%、4.8%和9.2%,除了小型企业同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大型、中型企业均比上年占比下降,分别下降1.3个、1.9个百分点。全市科技研发覆盖面较小,与当前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相距甚远。
(二)R&D经费投入强度偏低。2016年,梧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虽然较上年有所增长,但相对主营业务收入而言,经费投入水平仍然偏低。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15.49亿元,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也称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057%,同比去年0.045%,提高0.012个百分点;但相对全区0.37%的R&D经费投入强度,梧州市企业投入强度偏低。2015年梧州市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为0.12%,同比下降0.1%,较全区0.63%差距较大(2016年全社会R&D经费尚未公布,故用2015年数据)。
(三)R&D活动结构不够合理。从R&D经费投入的活动类型来划分,全市的工业R&D活动主要是以试验发展活动为主,112项R&D活动中基础研究为“零”,应用研究仅5项,试验发展107项,试验发展活动占比95.5%。R&D经费投入支出中应用研究支出为133.10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12018.30万元(占比为98.9%), 从R&D分类及资金投入反映出梧州市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结构不够合理。
(四)科技活动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从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看,企业资金占92.6%,政府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资金仅占7.4%,技术创新资金筹集渠道单一,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显得单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
(五)大中型企业创新意识不强。2016年全市161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仅有9家,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的5.6%,较全区15%的占比低。其中拥有研发机构的大中型企业仅3家,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18.8%。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对科技工作投入力度不够,自主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几点建议
(一) 调整投入结构,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园、科技创新中心等重点创新载体建设力度,营造全市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构建梧州市产学研合作平台,企业利用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企业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载体,使其创新合作伙伴呈现多样化,加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鼓励联合研发与创新,加强不同企业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效率。
(二)加大政策扶持,多方联合加快企业升级。政府要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向自主创新倾斜,鼓励企业开展科技研发。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式,每年以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增加地方财政中用于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设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等方式,大力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科技研发。同时政府积极为企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在政策和信息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企业整合发展模式,加强横向联合,跨专业联合,形成企业创新集群,提高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一批科技型企业,加快工业企业升级,走以科技创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完善企业筹资渠道,优化资金流向。加大对梧州市创业创新平台扶持力度,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进驻平台,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推动创业创新平台与投资、融资企业的合作。降低创业门槛,正视创业失败、鼓励草根创新,让创业创新者放开手脚,加快发展。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一方面是企业研发项目紧随市场变化;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以市场为导向,使用市场手段来推动企业研发活动进一步发展。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变化,以分包的形式向市场寻求技术支持,解决人才和技术不足问题,以股权众筹等方式筹集创新资金等,开动脑筋,用市场来解决研发中存在的困难。
(四)集聚人才资源,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同时加快引进人才,建立并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提升人才的引进和利用,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各大型企业的管理层和中小企业的企业家都应具有发现人才的慧眼,采用提高待遇等方式鼓励员工创新,适时举办创新比赛等活动,对有创新贡献的员工予以奖励,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