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民生服务能力增强 ——“十三五”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二十二

发布时间:2021-08-30 11:08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十三五”期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教育、文化、卫生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全区教育事业得到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供给与服务能力快速增强,各领域发展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教育事业全面提升

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为加快广西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十三五”期间,自治区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和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措施,使全区的教育事业得到全面提升。

(一)各级学校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2019年,全区高等教育学校有教职工7.6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87万人,比2015年分别增长26.5%、26.2%。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有教职工9.1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6.31万人,分别比2015年增长26.6%、24.4%。初中阶段教育有教职工15.0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4.24万人,比2015年分别增长17.1%、19.6%。小学阶段教育有教职工26.9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6.71万人,比2015年分别增长16.5%、20.3%。师资力量的增强,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获得高等教育人数快速增长。2019年,全区有高等教育学校78所,比2015年增加7所。自2015年以来,全区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增幅远高于其他各类学校招生人数。2019年,全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3.8%,比2015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8.09万人,在校生107.64万人,毕业生23.31万人,2016-2019年年均增长12.1%、9.4%、6.3%。其中,研究生(含博士、硕士)招生1.43万人,在校生3.82万人,毕业生0.99万人,年均分别增长10.5%、9.4%、4.0%。

(三)各阶段教育取得新突破。学龄前儿童入园率大幅度提高,2019年,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比2015年提高15.3个百分点。九年业务教育巩固率95.2%,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9%,比2015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四)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2019年,全区有特殊教育学校82所,比2015年增加4所。有教职工2138人,其中,专任教师1823人,分别比2015年增长28.5%、38.2%。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在校生数为3.75万人,比2015年增加2.34万人。对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则以“送教上门”的方式进行教学。目前,已有近8000名残疾儿童少年获得“送教上门”服务,充分保障了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

二、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斐然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通过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等措施,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一)医疗卫生总费用大幅度增长。2019年,全区医疗卫生总费用为1668.31亿元,比2015年增长65.3%,年均增速达到13.4%。人均卫生费用3363.5元,比2015年增加1259.8元,年均增长12.4%,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15年的26.6%提高到27.6%,提高了1个百分点。卫生费用的大幅增长,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一是医院数量增加。2019年,全区有医院678家,比2015年增加192家。在678家医院中,有综合医院385家,中医医院102家,专科医院159家,比2015年分别增加151家、60家、11家。在678家医院中,有一级医院79家,二级医院292家,三级医院214家,分别比2015年增加18家、89家、74家。二是卫生技术人员增加。2019年,全区有卫生技术人员34.1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51万人,注册护士15.24万人,比2015年分别增长24.3%、56.8%、34.6%。每千人口中有卫生技术人员6.88人、有执业(助理)医师2.32人、注册护士3.07人,比2015年分别增加1.25人、1.41人、0.71人。三是医疗卫生机构病床数增加。2019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27.74万张,其中医院有18.83万张,基层卫生机构7.27万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56万张,比2015年分别增长29.3%、34.2%、19.5%和25.6%。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则从2015年的4.47张提高到5.59张,增加了1.12张。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及医疗卫生机构病床数的增加,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三)妇女儿童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全区通过大力推行“母安全工程、加强妇幼保健院(科)建设,采取婚前检查、产前筛查、孕期及婴幼儿保健等措施,使全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2019年,全区有妇幼保健院(所、站)1.56万个,比2015年增加0.31万个。婚前医学检查率99.3%,产前筛查率87.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9%,分别比2015年提高1.2个、3.6个、0.04个百分点。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则从2015年的14.2 /10万4.6分别下降到11.5 /10万3.1。妇女常见病筛查率从2015年的46.9%提高到80.7%,提高33.8个百分点。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率、苯丙酮尿症筛查率都在99%以上,比2015年分别提高1.2个、1.2个、4个百分点。儿童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的接种率都在97.4%以上

(四)城乡居民卫生生活环境显著改善。2019年,全区用水普及率为98.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比2015年分别提高1.4个、1.3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41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1.8平方米。在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改善的同时,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大幅度改善。2019年,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8%,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87.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4.8%,比2015年分别提高12.2个、9.9个、8.5个百分点。居住环境的改善,为城市、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一)文化及相关产业较快发展,规模扩大效益增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广西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持续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产业发展迎来一个个新增长点。

1.文化产业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十三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十三五”期间广西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路径。

2.法人单位数量不断增加。“十三五”以来,广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不断增加,从2015年的2.0万家增加到2020年的3.07万家,增加1.07万家,年均增长23.9%。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2015年的637家增加到2020年的731家,净增加94家,年均增长7.1%。

3.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以来,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资产总计从2015年的609.1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297.92亿元,年均增长46.0%;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669.6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10.77亿元,年均增长16.6%;利润总额从2015年的39.7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6.47亿元,年均增长38.8%;文化及相关产业146个小类行业覆盖范围从2015年的66个增加到2020年的90个,净增加24个,年均增长16.8%。

4.文化产业增加值较快增长。“十三五”以来,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从2015年的424.22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501.32亿元,年均增长8.7%,总体呈较快增长态势。

1: 广西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年 度

法人单位(个)

营业收入(亿元)

增加值(亿元)

2015

637

669.66

424.22

2016

655

740.38

449.11

2017

748

796.38

479.79

2018

759

495.17

448.35

2019

680

687.46

501.32

2020

715

910.77


注: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国家局尚未反馈。

(二)社会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十三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支持日益增强,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逐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全区公共图书馆数量从2015年的112增加到2019年的116个,增加4个,年均增长1.8%,其中,图书总藏量从2015年的2606.3万册增加到2019年的2901.5万册,年均增长5.5%;全艺术表演机构数量从2015年的92家增加到2019年的95家,年均增长1.6%。全区文化馆数量从2015年的108个增加到2019年的109个,年均增长0.5%。全区博物馆数量从2015年的124个增加到2019年的131个,年均增长2.8%.

2.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快速发展。“十三五”以来,虽然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广播电视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稳步提升,分别从2015年的96.7%和98.3%提升到2019年的97.8%、98.9%,分别提升1.1、0.6个百分点;全年公共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分别从2015年的376961小时、576257小时增加到2019年的429282小时、606051小时,年均分别增长6.7%、2.6%。全区图书出版印数从2015年的29978万册增加到2019年的31796万册。

3.文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以来,全区文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总消费由2015年的3254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0241亿元,年均增长77.4%;接待游客总人数由2015年的3.41亿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8.76亿人次,年均增长60.3%。与此同时,不断引进和建设大项目,打造大品牌。2020年,南宁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扶绥恒大文旅康养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桂林融创文化旅游度假区的万达嘉华酒店等一批项目建成营业。

4.民族文化推广日益扩大。每年一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节已经成为广西的著名文化品牌;每年的“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成为展示、传承、弘扬广西民族文化的平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彩调剧《新刘三姐》亮相央视新年戏曲晚会,艺术创作“广西经验”在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推介,全年8部(件)舞台艺术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戏”重点扶持作品……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广西着力抓创作、抓演出、抓改革,着力推动出精品、出品牌、出人才,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艺术繁荣发展之路,全区艺术工作取得新突破、呈现新气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