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事业全面进步 卫生事业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

发布时间:2018-12-04 17:33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族人民的努力下,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经过不懈努力,攻坚克难,全区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均取得长足发展。

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1958年以来,自治区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和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建设等措施,使全区的教育事业得到全面提升。2017年,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到99.8%94.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9%

(一)教育总规模大幅扩大1958年,全区有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等各类学校数共53693所。1978年,全区各类学校数减少到27955所,20年间减少25738所,下降47.9%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类学校新建数量持续增加,2017年,全区各类学校数量已达466838所,比1958年增长7.7倍,比1978年增长15.7倍,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1958年,全区有普通高等学校34所,在校学生1.16万人,毕业生0.09万人,全区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只有5人,在当时大学生可谓凤毛麟角。1978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减少为16所,有在校学生2.09万人,毕业生0.44万人,全区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有6人。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广西的高等教育事业也逐步恢复并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17年,全区有普通高等学校74所,在校生86.67万人,毕业生21.07万人,学校数比1958年增加36所,比1978年增加54所。从在校生情况看:2017年在校生人数比1958年增长73.7倍,比1978年增长40.5倍。19581978年,在校生人数年均增长3.0%19782017年在校生人数年均增长10.0%1978-2017年在校生人数年均增速高于1958-19787个百分点。从毕业生情况看:2017年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比1958年增长233.1倍,比1978年增长46.9倍。19581978年毕业生人数年均增长8.3%19782017年毕业生人数年均增长10.4%1978年至2017年毕业生增速高于195819782.1个百分点。2017年,全区普通高校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达到235.13人,比1958年增长43.4倍,比1978年增长37.5倍。

(三)普通中小学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1958年,全区有普通中学452所,在校生21.16万人,毕业生3.62万人;有普通小学32804所,在校生329.99万人,毕业生22.29万人。1978年,全区有普通中学2212所,在校生221.12万人,毕业生92.12万人;有普通小学13448所,在校生511.69万人,毕业生87.64万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育逐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进行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将原来的村村有小学、乡镇有中学的办学模式调整为撤销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强的教学点,将师生向办学基础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地方转移,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实施,适龄儿童人数减少,使学校数量及学生数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2017年,全区有普通中学2217所,在校生300.94万人,毕业生91.92万人;有普通小学8454所,在校学生463.75万人,毕业生71.36万人。普通中学学校数、在校生、毕业生比1958年分别增长3.9倍、13.2倍、24.4倍,比1978年分别增长0.2%36.1%和持平。普通小学在校生、毕业生比1958年分别增长40.5%2.2倍,学校数则下降74.2%;比1978年全面下降:学校数、在校生、毕业生分别下降37.1%9.4%18.6%

(四)师资力量全面增强。1958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有专任教师1273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8383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82442人;1978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有专任教师3396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08280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191295人;2017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有专任教师43246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85744人,小学专任教师237848人。2017年,全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是1958年的33.9倍,是1978年的12.7倍;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是1958年的22.2倍,是1978年的1.7倍;普通小学专任教师是1958年的2.9倍,是1978年的1.2倍。师资力量的增强,为保证各级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文化事业成绩斐然

改革开放之前,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对匮乏,一般只有少量电影、图书、戏剧等为数不多的几项活动。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文化事业方针的深入贯彻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广西文化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1958年,全区仅有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78个,艺术表演团体39个。1978年,全区有公共图书馆84个,文化馆(站)86个,博物馆7个,艺术表演团体118个。改革开放以后,广西不断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形成了市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乡镇有文化站、电影院,村屯有文化室的三级文化实施网络建设格局,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2017年,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15个,是1958年的9.5倍,是1978年的1.4倍,全区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达到1660人,图书总藏量达到2785.9万册,有电子图书2309.2万册发放有效借书证数103.93万个,总流通人次2344.3万人次,举办各类展览3380个,参观人数达到393.1万人次。有文化馆109个,是1958年的1.4倍,是1978年的1.3倍。有博物馆132个,是1978年的18.9倍。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70个,文物藏品32.4万件(套),举办陈列展览621次,参观人数达到2039.6万人次。

(二)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快速发展。1958年,电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尚不知为何物,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也仅有9.2%。到1978年,电视综合覆盖率为20%,广播综合覆盖率为32.5%。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全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2%98.6%,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高于1958年、197888个、64.7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高于197878.6个百分点。2017年,全区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达到1.12万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678.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533.2万户。

1958年,广西图书总印数为33.77万册,杂志总印数为3.97万册,报纸总印数为109万册;1978年,全区图书总印数为85.5万册,杂志总印数为6.97万册,报纸总印数为256.8万册。2017年,全区图书出版7319种,总印数为29021.6万册,总印数是1958年的859.4倍,是1978年的339.4倍;出版期刊杂志181种,总印数为4090万份,总印数是1958年的1030.2倍,是1978年的586.8倍;出版报纸23种,总印数为57997万份,总印数是1958年的532.1倍,是1978年的225.8倍。

(三)民族文化推广日益扩大。目前,每年一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节已经成为广西的著名文化品牌;每年的“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成为展示、传承、弘扬广西民族文化的平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通过组织广西优秀艺术团队赴越南、老挝、以色列、土耳其、克罗地亚、泰国、德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开展的文化交流演出活动,赴台湾开展经典剧目巡演,赴澳门参加第十五届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组织舞剧《碧海丝路》赴香港、澳门演出,举办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戏剧展演等系列活动,全面、立体、集中地向国际国内展示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

三、医疗卫生成就显著

自治区成立初期,广西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服务水平较低。改革开放后,经过40年的发展,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项目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到2017年,基本实现所有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床位配置达到每千人口1.25张,并通过全面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抓好医保、药品供应保障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发展社会办医,加大重大疾病防治力度,发展壮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等措施,促进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保证

1958年,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当时全区医院、卫生院只有275个,医疗服务能力有限。1978年,广西有卫生机构486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05个;有病床总数4879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3500张;卫生机构从业人员5.6万人,其中医生2.6万人,每万人拥有病床12.8张,每万人拥有医生7.6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不断加大,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得到大幅提升,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7年,全区有卫生机构1228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53个,医院卫生院比1958年增长5.7倍,比1978年增长53.8%;病床总数22471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24114张;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3.6倍、4.2倍;卫生技术人员305316人,其中医生82249人,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4.5倍、2.2倍;每万人拥有病床49.3张,每万人拥有医生20.7人,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2.9倍、1.7倍。

(二)妇儿卫生保健水平显著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必然反映在对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保护上。在50年代末,广西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及从事妇儿保健的人员都很少,1980年卫生部颁布《妇幼卫生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后,广西各级政府把妇儿卫生工作纳入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总体规划。之后,通过大力推行“母亲安全工程”,加强各级医院的产、儿科建设等措施,广西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全区孕产妇产前筛查率为83.8%,住院分娩率达到99.8%,死亡率下降为12.5/10万,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5.4/10万、11.2/10万,妇女常见病筛查率提高到61.5%。全区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婴儿死亡率持续降低,分别为105.9/万、3.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率、苯丙酮尿症筛查率都在96%以上,儿童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的接种率都在99%以上。

(三)农村卫生状况大幅改善,为农村居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用水、如厕是农村卫生状况改善的两大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之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强农村居民卫生健康保障、建设宜居乡村更成为自治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各级政府通过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农村饮水惠民政策,建立安全饮水管理机构,完善乡镇水利服务设施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资金配套、部门协作、技术支持等方式加快农村改厕工作步伐。2017年,广西农村居民安全用水、如厕卫生改造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9.9%,有82.6%的农村人口在集中式供水中收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6%,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86.5%。居住环境的改善,为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