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规模扩大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

发布时间:2018-12-04 17:3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持续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始终把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劳动报酬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一、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优化

广西劳动力资源丰富,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也给就业带来压力。为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一)就业规模扩大

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西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1958年广西就业人员为1010.0万人,1978年增加到1455.8万人,2017年达到2842万人(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下同)2017年就业人员是1958年的2.81倍,是1978年的1.95倍,1959-2017年年均增长1.8%

1:就业规模变化情况

 

1.城镇就业稳步增加,失业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广西城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增加,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多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存在,使就业形势面临较大压力。为了稳定就业形势,广西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扩大就业,加强对失业的调控力度,积极稳妥应对各种就业矛盾带来的不利影响。2017年,城镇就业人员达到1247万人,比1978年增加1010万人,增长4.26倍,年均增长4.5%;比1958年增加1134万人,增长10.04倍,年均增长4.2%。改革开放前的19591978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长3.8%,改革开放后的19792017年,年均增长4.4%,比改革开放前年均增速快0.6个百分点。

2:城镇就业人数变化情况

 

2017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4.6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4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比1978年低1.9个百分点。全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为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村劳动力转移稳步增加。历届党委政府重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十分关注“三农”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全力推进就业扶贫,积极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建设,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良好氛围。2017年广西农民工总量为1276万人,比2013年增加111万人,增长9.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72.37万人次,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60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了就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1.城乡就业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乡就业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2017年城镇就业人员为1247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为43.9%;乡村就业人员为1595万人,占总就业人员比重为56.1%。城乡就业结构由1958年的1189,到1978年的16842017年已转变为4456

2.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日趋合理。随着广西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广西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7年一、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分别为1415万、498万和929万人,与1978年相比,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增加345.5万人,增长2.27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797.1万人,增长6.04倍。从从业产业结构看,2017年,全区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结构为49.817.532.7,与1978年相比,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提高7.023.6个百分点,从事非农产业人员比重已超过第一产业,这反映了广西劳动力转移情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3: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图

 

二、城镇单位就业稳定,非公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类型的多元化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使非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非公有制单位在全社会就业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而且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突出表现在城镇其他类型单位、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迅速增长。

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为398.03万人,比1958年和1978年分别增加285.03万和161.03万人。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201.61万人,集体单位12.44万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包括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等)183.97万人。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占53.8%,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占46.2%。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比重比2000年提高35个百分点,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4: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结构

 

 

2017年广西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为518.97万人,比2000年增加428.97万人,增长4.77倍。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

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在岗职工工资水平大幅提高

我区积极稳妥推进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体现人力资本和劳动价值、促进机会公平、鼓励创新的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全力推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制度,加快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津补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等举措,为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增长提供有力保障,职工工资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2017年全区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累计发放工资总额2487.45亿元,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63821元。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6456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1978年名义增加65913元,名义增长121.39倍。

分经济类型看,2017年城镇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0407元,集体单位年均工资46457元,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年均工资57603元。城镇国有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比1958年名义增加69986元,增长166.24倍;比1978年名义增加69848元,增长124.95倍。1959-1978年,城镇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名义增长1.4%19792017年,年均名义增长13%。集体单位年平均工资比1978年名义增长99.56倍。

2017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8227元,与2016年相比,名义增加2138元,增长5.9%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更加普惠于民

广西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生活安全感、幸福感、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稳步增加,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广西启动实施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政策,养老保险关系实现城乡之间顺畅转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由政府“买单”,使老百姓享受到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2017年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583.73万人,比2000年增加2344.37万人,增长9.79倍。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777.7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805.94万人。与2000年相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增加538.43万人,增长2.25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比2014年增加84.96万人,增长4.9%

广西已连续13年调整提高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惠及全区242万名退休人员。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快速增加

我区积极探索医疗保险管理新模式,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分类改革,实行多元复合式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实施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切实减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扩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深受人民群众的好评。2017年,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173.29万人,比2000年增加5074.77万人,增长51.51倍。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556.7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616.54万人。与2010年相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增加143.23万人,增长34.6%,全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

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已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81%,有效地解决了患者支付难问题,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度增加

2017年,全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02.13万人。比2000年增加77.51万人,增长34.5%。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38万人。参保失业人员每月可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最低档达到广西最低工资标准一类的80%

2017年,全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88.79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46.24万人。与2000年相比,增加262.23万人,增长2.07倍。我区已初步实现工伤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制定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办法,进一步推进工伤保险费率管理机制的科学化;连续上调工伤保险三项待遇,提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2017年建筑业新开工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基本全覆盖。

2017年,全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达到338.58万人,比2000年增加226万人,增长2倍。

()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广西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社保”,综合柜员制、一门式服务、一网通等便民举措相继推出,实现了看病就医购药即时结算“一卡通”。2017年,全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3344.89万人。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实现了全区范围内的异地就医购药直接结算,互联互通的两定机构位居全国第一位。全区已全部接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成为全国首批14个实现系统接入全覆盖的省区,切实有效解决了异地就医人员医疗费用结算难、“垫支多”、“跑断腿”等问题,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五)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社会保障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积极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保障。2017年全区有19.1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53.9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5.4万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民政部门资助188.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直接救助26.5万人次。

(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广西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了政府、工会、企业协商协调机制,指导企业推行简易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加强政策咨询服务,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得到改善和规范。2017年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5.8%;完善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法律援助工作衔接机制,为经济困难的劳动者申请法律援助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了劳动监察执法制度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各级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实施定期督查、工作约谈、严格责任问责制度,解决欠薪长效机制初步形成。积极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性检查活动,运用广西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和联动处理平台,基本实现全区“一点投诉举报、全网联动处理”的目标,维护了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