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城市历史记忆  建设低碳宜居家园 ——广西城市更新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1-10-10 10:55 来源: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中央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了解广西城市更新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通过部门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广西城市更新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广西于2019年开始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0年国家下达广西的改造任务已实现100%开工。2021年上半年广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已开工1351个小区、13.92万套,开工率85.94%,排全国第9位。2021年-2025年期间,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以及部分2001年以后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居民住宅约35万套。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广西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一是尊重居民意愿,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动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五共”治理格局。二是建管并重,积极推动居民自治自管。如南宁市在未成立业委会的改造小区创新设立居民自治组织“老友议事会”,促进解决改造意见统一难、改造费用收缴难、改造后期维护难等“三难”问题,为实现小区长效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切实打通城市社会单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该模式于2020年6月得到《人民日报》进行题为《老友来议事,不怕有分歧》的报道,于2021年1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纳入城市社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专题活动培训地方经验分享案例。

公租房和棚户区改造方面,广西继续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精准推进棚户区改造,有效解决青年人等新市民的住房困难,共同托举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安居梦。截至2021年6月底,广西棚户区改造新开工2.40万套,基本建成3.97万套。广西新筹集公共租赁住房1727套,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住房租赁补贴共计2.29万户,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4047套。

(二)保留城市记忆,强化历史文化保护

广西坚持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相结合,将历史文化保护纳入城市更新行动,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保留城市记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发展新名片。如位于南宁市中心的“三街两巷”始建于宋代,拥有南宁市区唯一保留下来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居群。因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足、居住环境脏乱,不少历史文物湮没在市井之中,众多“老字号”也不断消失。南宁市采用改造和保护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修旧如旧、建新如旧”模式,在提升片区居民环境和完善片区配套设施的同时,保留和还原街巷建筑的原本风貌,维护历史文化传承,成为受老南宁和游客喜爱的“网红街区”。

加快推进建立和完善历史文化保护法规、规章和规范体系。2021年,广西已完成17片历史文化街区、253处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牌的设立工作,完成222处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工作;累计划定公布35片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531处历史建筑,彰显城市特色风貌。5月1日,广西首部历史文化名城地方立法——《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三)建设海绵城市,实施功能完善工程

广西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城市地下“毛细血管”,畅通城市“主动脉”,逐步完善安全韧性的城市内涝治理体系,城市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持续增强。截至2020年底,广西累计建成污水管网1.03万公里、雨水管网1.03万公里,供水管网3.2万公里,燃气管网1.22万公里,地下综合管廊151公里,建设改造地下管网5200公里,管网结构完善、城市运行安全、管理水平先进的地下管网正加速形成。

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增强,城市生活品质提高。截至2021年8月底,广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24座,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20万吨/日;累计建成723座镇级污水处理厂,成为全国第7个、西部第2个“镇镇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省区;广西70段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四)营造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低碳宜居都市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广西以“生态文明强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营造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低碳宜居都市。 

以柳州市为例,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柳州市激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民生效益和谐统一的绿色转型之路。2021年上半年,柳州市新能源车产量约为20万辆,销量约占全国的1/5,成为柳州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生态效益日益凸显。为构建低污染、低消耗的城市宜居环境,柳州市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和专用停车位建设,打造“十分钟充电圈”,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目前,柳州新能源汽车约占全市汽车保有量的一成比例。减少了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和轰鸣噪音,柳州市的生态环境明显优化,2020年地表水质排名全国第一,从“酸雨之都”变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生态文明城市。

(五)构建通畅的交通网,打造“1小时”城市通勤圈

 今年以来,广西加快交通网项目建设,上半年已完成投资1175.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3.41%。钦州至钦州东动车联络线、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都安至巴马段)、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期工程(扩建10万吨级双向航道)主体及二期工程主体等6个项目建设完工。推动北海国际客运港航道扩建、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两个水运项目新开工建设。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从柳州到合山的时间由两个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左右。钦州至钦州东联络线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防城港与北海间没有直达动车的历史,方便快捷的铁路网构建北部湾“1小时”通勤圈,为北钦防一体化城市经济联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交通支撑。

(六)集约优化城镇用地结构,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土地供给约束不断增强。广西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有效模式。2020年,广西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高集约用地水平,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精准度的用地政策支持。截至2021年8月底,广西14个设区市和23个县(市)已编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明确实施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根据需要确定城市更新空间单元,结合城乡生活圈构建,注重补短板、强弱项,优化功能布局和开发强度,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217个,面积996.29公顷;已经完成项目32个,面积87.86公顷。

提高治理水平构建“一网统管”。广西通过搭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截至6月底,广西14个设区市均已建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并投入运行,9个设区市的市级平台已与国家平台实现联网。

二、城市更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城市更新相关标准未建立完善。城市更新是一个新课题,目前广西尚未形成系统的实施方案,相关标准尚未建立完善。

(二)城市建设未能充分体现民族特色。部分地区在此前的城市建设中,不重视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导致城市空间布局与建筑形式趋同、单体建筑与周边整体环境不协调,“千城一面”、特色缺失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部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融资困难。广西大部分老旧小区规模较小,项目收益不多,多数市、县住建部门缺乏投融资专业人才,融资能力较差,居民出资参与改造的积极性不高,达到财政部关于居民和社会资本出资占改造金额20%的比例要求有难度,部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资金缺口大。

三、对策建议

(一)根据国家指导意见抓紧出台广西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加强对各地的工作指导。盯紧“十四五”规划指引的城市发展方向不偏航,厘清广西城市发展建设的现状与缺漏,明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缓急步骤和路径顺序,逐一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二)突出民族特色,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在城市更新的新阶段,不能盲目攀比、跟风冒进,而是要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文化特色,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充分体现当地民族文化特色,走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三)积极探索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融资新模式。指导各地通过连片改造,统筹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收益作为还款来源,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充分发挥老旧小区改造的综合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