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芳、陈家芹:上半年广西服务业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按照“新春第一会”和二季度全区经济发展调度会部署,加快推动消费和服务业提质扩量。上半年,全区服务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商品零售和服务消费活跃,服务业新兴领域不断发展壮大。
一、服务业支撑经济增长作用突出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8039.6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1%,有力支撑全区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二、企业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通过财政金融支持、业务激励、消费奖补等政策“组合拳”,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良好。1—5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较快增长,分别增长36.3%、18.7%和11.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扭转2024年以来持续负增长局面,经营状况明显好转。
三、消费需求加快释放
提振消费系列政策显效,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向好。上半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3%、5.3%,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1、0.6个百分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2%,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8%,比一季度提高9.4个百分点,其中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5.6%、53.8%,分别比一季度提高2.5、1.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商品销售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分别增长17.6%、21.1%、57.5%、110.3%、54.3%。
线上消费活力加速释放,线下新业态方兴未艾。上半年,全区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6.6%,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8.7%,比一季度提高8.1个百分点。商贸企业积极适应和引领消费新需求,依靠转型升级拓展市场,实体新业态商品零售较快增长。上半年,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同比增长35.9%,比一季度提高9.5个百分点。
文旅融合深化,服务消费活力显现。实施优化服务消费行动,有效提振文体旅游等服务消费。1—5月,规模以上体育组织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倍,互联网游戏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旅行社及相关服务、其他娱乐业、其他游览景区管理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94.9%、77.8%、34.8%、19.8%、10.3%。文化演出市场活跃,有效激发文艺消费活力,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与经纪代理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6.9%。
四、服务业新兴领域发展向好
人工智能相关行业蓬勃发展。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人工智能相关服务行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0.6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9.5%和21.4%,其中物联网技术服务增长2.2倍,互联网安全服务增长1.4倍,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增长1.1倍,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基础软件开发、互联网数据服务、应用软件开发分别增长58.1%、41.8%、31.0%、18.4%。
高技术服务业增势良好。1—5月,全区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3%,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7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84.0%。其中,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领域增长迅猛,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65.8%、46.1%、36.3%、20.6%、18.1%。
五、交通运输邮政业稳中有升
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有效带动物流相关行业发展。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0.5个百分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共完成货运量11.73亿吨,增长6.2%,铁路、公路、水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831.75亿吨,增长5.1%,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3和1.1个百分点。1—5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53亿件,同比增长18.8%,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9.28亿件,增长25.0%。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服务业调查统计处处长、贸易外经统计处副处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