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2012年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今年以来,来宾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三农”工作为已任,狠抓工作落实。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33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15.62亿元,增长6.3%,林业产值3.26亿元,增长12.3%,牧业产值23.27亿元,增长5.5%,渔业产值1.89亿元,增长6.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90亿元,同比增长6.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62元,同比增长17.8%。
一、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1、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上半年,来宾市在遭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群策群力,逆势而上,全市农业生产保持总体平稳。产值方面,上半年完成农业产值15.62亿元,同比增长6.3%,农业生产对上半年农林牧渔业生产的贡献率为34.5%,拉动农林牧渔业增长2.1个百分点。农作物播种方面,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3.53万公顷,同比增长3.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74万公顷,增长0.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0.24万公顷,增长4.2%,经济作物中的糖料蔗播种面积17.86万公顷,增长5.1%。产量方面,春收粮食产量1.02万吨,增长15.0%,水果产量9.28万吨,增长5.8%,茶叶产量594吨,增长9.4%。
2、林业生产快速发展。据林业部门统计,上半年全市完成迹地更新(不含维林,下同)0.79万公顷,增长18.6%,荒山造林面积(人工)0.47万公顷,下降19.7%,零星植树420.31万株,增长18.6%,中、幼龄林抚育面积2.13万公顷,增长26.2%,林材产量39.93万立方米,增长18.7%。实现林业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12.3%,对农林牧渔业生产的贡献率为7.2%,拉动农林牧渔业增长0.8个百分点。
3、牧业生产形势良好。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7.32万吨,增长4.5%,蚕茧产量1.84万吨,增长7.9%,牛奶产量0.25万吨,增长18.9%;生猪存栏102.32万头,增长2.0%,牛存栏37.57万头,增长1.0%,羊存栏15.78万只,增长0.8%,家禽存栏624.68万只,增长1.8%;生猪出栏70.91万头,增长5.3%,牛出栏6.53万头,增长2.0%,羊出栏9.04万只,与上年持平,家禽出栏688.71万只,增长2.1%。实现牧业产值23.27万元,同比增长5.5%,对农林牧渔业生产的贡献率为51.3%,拉动农林牧渔业增长2.9个百分点。
4、渔业生产稳中有升。水产品产量2.41万吨,增长6.6%,实现渔业产值1.89万元,同比增长6.6%,对农林牧渔业生产的贡献率为4.2%,拉动农林牧渔业增长0.2个百分点。
5、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据抽样调查,上半年来宾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36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60元,增长17.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家庭经营性、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24.7%、8.8%和31.0%。从收入来源看,上半年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两大主力,两项相加占总收入的89.5%。从家庭经营收入中的增长幅度看,第三产业收入增幅较快,上半年第三产业收入322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超过上半年收入增幅15.5个百分点。随着城乡统筹力度的加大,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增多,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可就业,促使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大多为上世纪修建,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陈旧,虽然各地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由于面广量大,老化陈旧的基础设施仍难以抵挡自然灾害的侵害。
2、农村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愈来愈大。为了扩大农村消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送家电下乡等政策,来宾市农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相对城镇而言农村消费能力仍然很弱,差距仍在扩大。2011年上半年和今年上半年,来宾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6346元和6958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则为2310元和2147元,从绝对数对比来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差距仍在扩大,分别由2011年差距4124元扩大到2012年的4811元。
3、疫病对畜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畜禽疫病变得日益复杂和难以控制,畜牧业发展和畜禽产品受到了严重影响。
4、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形势严峻。由于大风大雨天气过程使迁飞性害虫大量迁入我市,特别是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甘蔗螟虫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威胁。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2、进一步宣传和落实好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扶持政策,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要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加强龙头企业的扶持和管理;二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能形成产业优势的名牌农产品。
3、积极应对,切实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一是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针对今年农作物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的趋势,着重抓好“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东亚飞蝗、稻瘟病、甘蔗螟虫等迁飞性、灾害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控,为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二是切实抓好当前农业防汛减灾工作,有针对性细化农业抗灾减灾技术措施,尽力使农业生产不受或少受损失。
4、加大对畜牧养殖行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畜牧业预警监测体系。一是认真落实畜牧业扶持资金政策,加大对生猪等养殖业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增加水产畜牧业中长期贷款,解决养殖户贷款难的问题;二是加强畜牧业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引导养殖户根据市场的波动进行调整,促进产销衔接,合理安排生产;三是加强对畜禽产品市场价格的正面引导,稳定居民消费心理,维护市场秩序,避免盲目发展养殖生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四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
相关附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