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2012年1-5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2-07-11 08:38

一、今年1-5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5月,全县完成上报固投57.33亿元,增长72.83%,同比提高49.63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完成固投18.84亿元,环比增长31%。经上级业务部门核定,我县1-5月完成固投46.75亿元,增长35.41%,排玉林市第2位,同比提高12.21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完成固投10.7亿元,环比增长1.9%。技改投资23.89亿元,同比增长101.19%,排玉林市第3位;规上工业总产值74.07亿元,增长59.42%,同比提高34.22个百分点,排玉林市第1位,其中5月份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7.74亿元,同比增长93.2%,环比下降8.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89亿元,增长43.5%,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排玉林市第1位,其中5月份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53亿元,同比增长69.5%,环比下降8.1%。1-5月五大产业产值61.34亿元,同比增长63.72%,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82.82%,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1.39个百分点。其中新型建材业产值12.66亿元,增长177.4%,占规上工业产值的17.09%,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7.43个百分点;农林产品加工业产值13.45亿元,增长150.7%,占规上工业产值的18.15%,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7.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业产值5.79亿元,增长91.3%,占规上工业产值的7.82%,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95个百分点;机械制造业产值28亿元,增长15.95%,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7.8%,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8.29个百分点;健康食品业产值1.44亿元,增长299.75%,占规上工业产值的1.94%,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3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15.81元,增长13.6%,其中5月份完成1658.53元,环比增长20.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9亿元,增长18.1%,其中5月份完成3.09亿元,环比增长12.36%。财政收入4.02亿元,增长47.06%,同比提高15.06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完成1.55亿元,环比增长546.51%。早稻面积28.69万亩,同比增长0.17%。春收粮食作物产量5628吨,同比增长8.96%。各乡镇上报新种水果2671亩、药材2880亩、蚕桑3390亩、甘蔗2.49万亩、造林3.56万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生产前行压力加大。一是到目前为止,全县没有新增投产的规上企业,培育新建投产规上企业的力度有待加强。二是一些重点企业、行业生产回落。如玉柴重工产值完成5.4亿元,同比减少58.19%;宏达产值完成6238.7万元,同比减少16.2%;国利矿业产值减少82.2%,温氏产值减少8.2%。全县有22家规上企业产值减产。从工业行业看,黑色金属矿采矿业产值9902万元,同比减少42.3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2924万元,同比减少30.1%;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11.64亿元,同比减少27.5%。三是工业产值增速、工业用电量、税收等指标的匹配性较差,工业产值的同比增速、环比增速异常,上级业务部门严格审核评估工业生产情况。四是乡镇、部门进度不平衡。全县1-5月份完成规上工业产值74.07亿元,占全年任务270亿元的27.43%。各乡镇之间的进度差距较大。

(二)投资项目落地开工速度缓慢。全县项目用地指标、征地落实难,5月份落地开工投资项目少,房地产投资回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下降,完成全年固投任务的压力逐月加大,6、7月份固投增速将放缓。

(三)第三产业核算指标增速不理想。我县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4%相关的18项指标中差距较大的主要指标有:规上工业增加值,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税,第三产业营业税,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等。

(四)节能降耗形势严峻。1-5月,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0.3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2.3%;规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99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5.62%。

(五)生产要素制约突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工业产品销售价格回落,主营业务成本支出增长41.5%,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4.6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企业生产不正常。

三、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业务指导。我局进一步加强部门、乡镇、“三上”企业的统计业务指导,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企业审核联网直报数据的能力,努力提高源头数据质量。

(二)抓好二季度养种业统计。统计、农业、水产畜牧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养种业统计上报,努力提高农业经济总量,提升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抓好二季度第三产业主要指标统计。一是抓好《从业人员和工资总额》统计。全县1000多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150家“三上”企业要在6月28日前上报第二季度《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统计报表。特别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卫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部门是第三产业核算数据来源的重要部门,务必要把从业人员、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等指标统全统实上报,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都要列入工资总额计算范围。二是抓好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第三产业营业税和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统计。三是金融、邮政、电信等部门要抓好营业额统计,要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衔接好数据。四是抓好房地产、交通客货运量、林业的统计上报。

(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坚持走大工业发展之路。加快工业园区的发展。要把大企业做强,做好大企业的配套项目;抓好园区,以园区为招商引资和产业集群的战略平台,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带动和促进工业向产业集群发展。

(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为重大投资项目排忧解难。全面落实现有重点投资项目和重大招商项目的如期竣工投产,使其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六)抓好“三上”企业的培育和申报工作。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在做好规上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同时,要加快培育 “三上”企业。要把握好每年的2、5、8、11月为新增“三上”企业申报期、12月为规下转规上申报期的时间节点,把符合条件的 “三上”企业按时上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