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链协同复工见成效 4月份我区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

发布时间:2020-06-16 10:41

 

当前,全球疫情蔓延,对具有供应链高度分散、生产工艺复杂、产品结构精密等特征的汽车行业来说,面临的复工难、复产难问题比其他行业更严峻,但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汽车企业已经有序复工复产,国内不利影响大为减弱。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举措发力下,广西准确判断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做好协同复工复产,抢先机、占份额,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和东南亚市场,加大营销力度,协同复工见成效。2020年4月份全区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1.3%,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协调畅通,发挥了产业带动作用。

 一、协同复工见成效,汽车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好于前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开展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显示:4月份,我区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工率比3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协调畅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好于前期。

(一)100%企业复工复产,87.8%的企业未裁员。调查显示4月份我区汽车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好于3月份99.7%的水平。用工情况看:87.8%的企业未裁员,比上月提升0.6个百分点,12.2%的企业已开始裁员,比上月减少0.6个百分点,用工情况好于前期。

(二)恢复生产企业比例大幅提升。调查显示:4月份47.6%的企业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0%以上,与3月份比提高18.7个百分点,其中,有2.0%的企业超过正常生产水平。其他企业也在恢复生产,恢复程度有所不同,有28.6%的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50%―80%,有23.8%的企业生产水平仍未达到正常水平的50%,都好于前期,下一阶段仍然有提升空间。

(三)预期订单向好企业比重增加。调查显示:6.1%的企业预计二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比3 月提升0.4个百分点;18.4%的企业预计订单量同比基本持平,比3 月提升10个百分点;75.5%的企业预计二季度企业订单量同比减少,预计订单减少企业的比重比3 月下降10.4个百分点,呈现恢复态势。

二、汽车制造业恢复增长,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

广西汽车制造业从开年负增长到4月份实现恢复性增长,生产回暖向好。

(一)4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增长

4月份,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汽车制造业对工业正向拉动最大,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在4月份出现恢复性增长。

(二)4月份汽车产量增长18.2%

从产品产量看,4月份全区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8.2%,其中,轿车增长83.7%,多功能乘用车增长86.3%,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增长53.2%,客车产量增长22.8%。

(三)汽车制造业销售产值、产销率、出口交货值实现“三增”

4月份,我区汽车制造业销售出现向好势头,销售产值当月同比增长8.6%,比3月份提高53.3个百分点。1-4月全区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销率为99%,其中4月份产销率为103.3%,去库存效果显现。1-4月份,我区规上汽车制造业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4.4%, 其中4月份增长52.7%,均高于全区规上工业水平。

三、产业链趋于顺畅,上下游相关产业两增两收窄

汽车产业包括零部件生产企业,包含上游材料的有色金属、钢铁、汽车自动化电子信息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以及下游的销售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汽车上下游相关产业两增两降,下降的两行业降幅有所收窄,产业链进一步协调畅通。

(一)4月汽车零配件生产增长8.4%。4月份广西机动车(汽车)零配件产量增长(按照价值量计算)8.3%,扭转3月下降20.6%的局面。1-4月下降25.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9个百分点。我区部分零部件生产企业如柳州市龙杰汽配公司的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精密制作项目获得柳州市政府、柳州金融集团增资入股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这些金融支持给汽车企业和零配件企业生产增强了信心,有利于推动我区汽车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4月份我区钢材产量增长24.3%。1-4月我区钢材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1.7%,4月份增长 24.3%。我区钢铁龙头企业柳钢集团的防钢基地,炼铁、炼钢等各系统已全部复工,将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企业科技人员围绕新产品开发的目标持续攻关,参与的几项国标研究已正式实施,2020年重点实施的几个项目额都已全部复工,复工率100%。

 (三)4月份汽车销售降幅收窄14.9个百分点。我区各大车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营”,促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终端经销商门店开业率提升。4月起,我区开展为期4个月的促进汽车销售活动,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大品牌营销力度,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方式,稳住南方市场,积极开拓疫情防控专用车市场和北方市场。4月份,全区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4%,降幅比3月收窄14.9个百分点,1-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1个百分点。根据相关政策,我区将配套支持资金1亿元,其中自治区财政配套5000万元,柳州市财政配套5000万元,用于支持参与汽车销售活动的柳州市汽车企业,这将进一步促进汽车销售持续保持增长。

(四)公路客货运周转量降幅收窄 。从社会经济产业链的角度看, 道路客运业是客车制造业的下游产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展,消费者大幅减少出门,客运减少,对汽车制造业有一定影响。1-4月,全区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同比下降18.7%,降幅比1-3月收窄3.4个百分点,公路客货运量降幅收窄,给出了恢复的积极信号。1-4月份,我区客车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8.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2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增长22.8 %,扭转3月份下降的局面。1-4月份载货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0.8%,比一季度降幅收窄8.8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增长2.8%,比3月份提高2.4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 :全球疫情犹在,效益指标有待提升

(一)汽车产业链仍然受疫情影响

当前国外疫情的加剧,又将导致全球汽车供应链遭遇挑战,我国部分整车企业将面临国外供应商断供的风险。疫情在国际范围的蔓延,对全球汽车制造业产业链依然存在难以预料的影响。

(二)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降低、效益下滑

1、4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下降。汽车制造业是广西工业支柱行业,对经济拉动力较大。2019年汽车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左右,当年广西汽车产量排全国第5名。4月份汽车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比重比2019年全年下降1.3个百分点。

2、汽车制造业经济效益下滑

1-4月,广西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34.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0个百分点。1-4月广西汽车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9%。

四、对策建议:坚定信心促汽车产业链恢复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产生阶段性影响,但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并没有改变。为坚定信心以销售促汽车产业链恢复,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依靠政策坚定信心做好生产和销售。我国经济韧性强,仍有很大的汽车消费潜力,为促进我区汽车产业链发展,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奋战一百天攻坚二季度稳住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要求开展促进汽车销售系列活动,有效拉动我区汽车消费,鼓励整车企业开拓市场,带动下游汽车产业链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前景依然广阔,广西汽车企业要依靠政策坚定信心做好生产和销售,生产中做好预算控制和降低各项成本,想方设法开源节流,用好各项帮扶政策,努力争取各方对汽车供应链企业的支持,坚定信心谋发展。

(二)充分发挥政策作用做好汽车金融服务。进一步贯彻落实“26 条”措施,依靠自治区各牵头部门出台的配套落实细则,采取有力举措,狠抓“复工贷”、金融授信等帮扶措施落实,全面推动企业复产达产。以柳州为例,柳州金融集团“复工贷”大签约活动取得一定成效,区内金融集团重点子公司柳州银行、中小担保公司、小微担保公司共与76家企业签约,涉及金额10亿元。当前还要尽快研究实施税收减征或财政补贴等有力度的财税类刺激政策,有效“托底救市”,迅速扭转汽车产销从受阻下滑回归到平稳运行状态。

(三)加强汽车产业链企业间沟通和相互支持。对于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而言,汽车的供应链上下游是一个密切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加强沟通和相互支持,积极复产,才能保障下游企业生产供应。传统车企需要与众多零配件供应商和汽车经销商进行沟通协调,进一步建立数据流动渠道,打通汽车行业产供销端的信息管理,为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制定科学采销决策提供重要支撑,最终实现产供销端的高效协同。

(四)做好规划布局提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整车企业需要主动担当,加强传统车企与众多零配件供应商和汽车经销商的沟通协调,采取措施提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做好产品规划布局,实时掌握产业上下游变化情况,动态调整企业库存策略,实现“进销存”精准管理,有效施策。

(五)从需求端入手打通堵点,激活汽车消费。为扩大汽车消费,在我区进一步执行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延长政策,支持区内整车制造企业让利于民,对车企补贴消费者竞价费用给予相应奖励,从需求端入手打通堵点,有效激活汽车消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