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稳定恢复显韧性 民生保障加力增福祉——《2020年广西统计公报》评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建新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平稳复苏向好,实现“十三五”规划胜利收官,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如期发布的《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是一份凝聚着不懈努力的成绩单,全面展现了全区人民砥砺奋进取得的新成就,谱写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一、经济平稳复苏向好,运行稳定性和韧性持续显现
全区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仅用一个多月就在全国较早实现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自治区党委、政府突出加强经济运行统筹调度,成立企业复工复产协调调度领导小组和13个工作专班,出台工业稳增长“11条”、积极财政政策“28条”等系列政策措施,开展“六大会战”“奋战70天攻坚四季度”等专项行动,以超常规举措推动全区经济平稳复苏向好。
经济增长逐季加快。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22156.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3.3%、0.8%、2.0%、3.7%。在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下,全区经济经受住多重冲击、止住下滑态势,增速在全国较早扭负为正并逐季回升向好,这是十分不容易的,彰显了全区经济具有较强的坚韧性、稳定性和抗风险、抗冲击能力。
三次产业全面回升。2020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粮食喜获丰收,蔬菜、水果、中草药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年末全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4.3%和16.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比前三季度加快2.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增长7.3%,创年内新高。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升至58.2%。三次产业年内实现全面转正、逐步回升,反映了全区经济复苏向好的势头。
发展基础不断完善。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片片通民航,推动加快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20年末,全区高铁动车运营里程1792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6803公里,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客车,新建、迁建及改扩建机场4个。北部湾港和西江黄金水道港口货物年吞吐量分别达到3亿吨、1.7亿吨,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货量跃居全国前列。建成运营南宁城市轨道交通108公里。新基建加快布局,建设42个数据中心,5G基站达2.1万座。4G网络基本覆盖全区,5G实现规模商用。所有行政村通广电光纤。
二、“六稳”“六保”落地显效,经济基本盘不断稳固
全区各级各部门按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底线思维,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分级分区推进复工复产,大力助企纾困解难,积极稳岗扩就业,兜牢基本民生,为稳住经济基本盘、促进经济平稳复苏、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稳就业保民生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就业形势改善。2020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6.52万人,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2.77%的较低水平。努力促进市场供需平衡,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2.8%,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一系列实打实的稳就业保民生政策措施及时出台落地,带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内生动力。
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成果显现。深化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对外贸易逆势增长。2020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4861.3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对日本、东盟等主要贸易对象的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1.0%、9.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利用外资继续扩大。2020年全区实际使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8.7%。各项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为经济加速恢复作出积极贡献。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2%,月度投资连续9个月正增长,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2.9%、工业投资增长7.7%。
保市场主体、保基层运转扎实有力。2020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89.3万户,比上年增长47.8%。年末全区实有市场主体376.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9.8%。这些数据反映了党委、政府优化市场营商环境、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营业收入利润率4.97%,比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说明企业效益状况逐步改善、利润实现较快增长。全年自治区下达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237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建立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机制,分配下达490多亿元中央直达资金保障基层“三保”,基层各项运转得到较好保障。
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效果彰显。粮食能源供给稳定增长。2020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370万吨,比上年增加38万吨;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1.8%,发电量增长6.7%,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长7.9%。开展关键产业链固链提链专项行动,推进重点产业补链强链项目200多个,采取“一链一策”“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跨省、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问题,全区产业链供应链总体稳定。全年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重点监测的25种产品中,有18种产品实现增长。
三、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薄弱领域发展得到加强
自治区党委、政府全力以赴推进三大攻坚行动,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尽锐出战决胜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效防控重大风险隐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逐步补强。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打赢打好“四大战役”“五场硬仗”,全区63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2020年全区投入含行业扶贫资金在内的各级财政资金1018.4亿元,新增扶贫小额信贷132.2亿元。组织268.2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帮扶7903户特种养殖贫困户转产转型。全年贫困地区(33个原国家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40.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增速分别比全区居民和农村居民快3.8、1.6个百分点。
污染防治成效突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2020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7%,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16.1%。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0年全区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近岸海域22个海水水质监测点水质优良率95.5%,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4.5%,下降4.5个百分点。自然生态持续改善。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2.5%,稳居全国第三位;现已成功创建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色发展广西样板不断涌现。
金融风险防范有力推进。加强隐性债务管控,妥善化解债务存量,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2020年末全区政府法定债务余额为7614.77亿元,严格控制在自治区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金融债务风险,不断增强风险抵补能力,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2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78%,在可控范围之内。
四、改革创新继续深化,发展新动能逐步释放
全区各地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创新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双创”向纵深发展,推动创新资源有效集聚,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有效激发,发展新动能逐步释放,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大后劲。
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初见成效。创新投入力度继续加大。2020年全区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799项,资助经费7.11亿元。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全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6171项;专利申请量54149件,比上年增长29.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3703件,增长10.0%;授权专利34463件,增长51.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12件,比上年增长11.3%。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974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65.71亿元,比上年增长43.5%。
新产业新产品增势良好。2020年全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2%,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5%。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6.5%,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2.5%。全年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1.9倍,光电子器件增长1.5倍,锂离子电池增长13.4%,电子元件增长10.9%。
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提速,网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持续火热,在线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新需求快速扩张。全年全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7.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9%,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新投资带动作用增强。全年全区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2.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0.4%。
五、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全区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共享发展、发展为民,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加快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兜牢民生底线,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服务供给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2元,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高于城镇居民5.1和3.9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2.42,比上年缩小0.12。
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2020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50万人、454.05万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比上年末增加298.54万人。社会帮扶力度加大。全年全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分别为35万人、268万人和16万人。全年民政部门资助2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402万人次。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教育文化持续加强。2020年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提高0.1个百分点。年末全区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5个,文化馆124个,博物馆143个,国有艺术表演团体95个。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9万个,卫生技术人员37.21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9.56万张,增加1.76万张。截至年末,全区共有320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40万份/天。
回望来路,自豪无比。2020年,全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各项事业呈现新气象,“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这些成绩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成之惟艰。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结果。
放眼明天,信心满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揽全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奋斗姿势,全力以赴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确保“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