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1-3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运行分析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南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各级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复工复产,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目前全市经济运行整体稳定有序,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正逐步恢复常态。但受疫情影响,南宁市文旅行业停滞、商业低迷,对全市服务业冲击较大。
一、南宁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总体情况
2020年1-3月,424家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合计营业收入76.82亿元,同比下降0.2%,降幅较1-2月收窄2.3个百分点,呈现出回升改善态势。通过4月8日-9日开展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快速调查结果显示,除个别旅行社及电影院暂缓复工外,其他企业均已100%复工。其中,超三成的企业已恢复至正常生产水平80%以上,六成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50%以上,全市疫情防控向好趋势进一步巩固,企业生产秩序正在加快恢复。
1、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持续发力
疫情之下,现代新兴服务业危中现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需求增加,1-3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8.2%,拉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提高4.6个百分点,互联网相关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对冲了疫情对部分服务行业经济下滑的影响。其中,互联网平台重点企业广西滴滴出行及大数据处理服务企业数字广西集团合计营业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
2、软件开发业迅速发展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由于软件开发等IT行业对工作场所的要求较为灵活,疫情期间采取“远程+现场办公”结合的数字化工作模式,近阶段业务开展方式转移为线上,转型升级趋势确立,行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小,1-3月软件开发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5%。龙头企业南宁市研祥特种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广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南宁市迈越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及广西东信易联科技有限公司合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9.2%,拉动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
3、人力资源服务就业带动明显
疫情期间,人力资源行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外包、临聘、特殊安保人员等方面助力企业复工,充分发挥网络与平台作用,收到良好效果。1-3月,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6.46亿元,同比增长2.2%,比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高2.4个百分点;实现就业4.4万人,同比增长11.2%,比全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高9.3个百分点;社会贡献提高,其中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8.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4个百分点。
4、新增入库企业是服务业稳定增长的新动力
新入库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举足轻重,几年来,全市高度重视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发展,上年至今新增入库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65亿元,同比增长24.1%,拉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提高2.7个百分点。
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文旅娱乐业全线收缩。疫情导致全市旅游业、文化娱乐业基本进入“休眠”状态。旅游市场解封未解冻,短期内全面复苏尚不乐观,全市规上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下降70.9%,拉低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4.2个百分点;电影院因疫情防控需要仍然关停,行业旺季春节档零收入,使院线相关产业链均受到重创,预计年内行业无法企稳回升,电影放映业实现营业收入0.2亿元,同比下降83.3%,拉低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1.4个百分点;3月起部分室内外娱乐场所虽然已经逐步开放,但市民受疫情影响对出行游玩仍持观望心态,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0.29亿元,同比下降67.3%,拉低规上其他营利性增速0.8个百分点。
2、企业亏损面明显扩大。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09亿元,下降39.6%,比上年同期回落77.1个百分点,亏损面由上年同期41.7%扩大至50.9%,5个行业门类中有3个行业呈现亏损状态,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亏损0.13亿元及0.15亿元。
3、重点行业商务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明显,持续下行。1-3月全市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29.69亿元,同比下降13.5%。其中,其他商务服务业受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低迷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0.1%,拉低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4.2个百分点;广告业受疫情影响整体下行,线下营销受限,多数商家取消投放、暂缓营销计划,广告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9%,拉低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1.5个百分点;商业综合体、市场管理方响应政府号召减租降费,综合管理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1%,拉低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0.7个百分点。
三、综合施策建议
(一)壮大重点行业,扶持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谋划推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流量经济,推动各产业数字化重塑,推动全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打造本土服务业商标。
(二)狠抓新政策落地落细落实。针对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疫情防控期间各项新政策,积极释放疫情防控政策红利,落实好防疫物资经费保障、社会保险费用单位缴费部分减免、房租减免及临时性补贴等疫情扶持政策;二要继续用好自治区统筹安排的10亿专项贴息贷款资金,助力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挑战,金融、财政、监管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三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系统,建立健全制度确保优惠政策在各行各业全面覆盖,全部落实,为服务业企业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
(三)把握新机遇发展“线上经济”。抢抓“强首府”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南宁在软件、科研、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要大力推进在线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在线共享,推动在线教育向扶贫领域拓展;二要大力推进在线医疗,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实施,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医院,为广大群众提供在线诊断治疗;三要大力推进智慧旅游,鼓励旅游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进一步开发优势产品,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宣传营销。
(四)出台新措施加快释放潜在文旅需求。五一小长假将至,利用前期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的余热效应,及时出台促进文娱、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提振消费信心。一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拉动服务业全产业链,在做好对疫情安全防范的前提下,有序恢复开放旅游景区、打造短途旅游、家庭自驾游线路,促进旅游业快速回升,带动扶贫旅游产业发展;二要着力打造“全天候经济”、充分释放消费动能,全面启动“夜经济”布局,鼓励文娱体育等服务业行业延长营业时间,开发体育、阅读、展览、演出、休闲等夜间消费类型。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