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住宿业步入提质转型攻坚期

发布时间:2020-02-27 13:08 来源:桂林市统计局

2019年,桂林市住宿业实现营业额达47.29亿元,同比增长7.0%,在广西排第10位,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其中,限上住宿业总体表现平稳,增长速度虽有所放缓回落,但也处于触底以来的上升趋势中。2018年,全市住宿业实现增加值14.17亿元,仅占GDP比重的0.7%。从住宿业发展状况来看,全市住宿业已步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攻坚期。

一、住宿业发展现状

桂林市住宿业整体呈现企业(个体)数量多,占广西比重大,营业状况有待提高等特点。

(一)住宿企业数量多

根据四经普普查结果,2018年末,桂林市共有住宿业企业法人660家,占广西的20.8%;住宿业企业法人资产总计95.27亿元,占广西的25.8%

(二)住宿业营业状况有待提高

从整个住宿行业来看:根据四经普普查结果,住宿业企业法人实现营业收入22.54亿元,占广西的12.3%,这一比重明显低于企业法人数量和资产总计占比。

从代表行业发展水平的限上企业来看:2019年第四季度,70家限上住宿企业营业利润指标为负,限上住宿企业亏损面达51.9%。此外,根据四经普普查结果,49.6%的限上住宿企业单间客房平均实现营业额不超过3.65万元/年,即单间客房平均实现营业额不超过100/天。其中,16.8%的限上住宿企业单间客房平均实现营业额不到60/天。

由此可见,全市住宿业盈利水平明显偏弱。

(三)住宿业供给侧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桂林市住宿业个体发展迅猛。根据四经普普查结果,全市住宿个体有2988家,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特别是近年来,非标准化的住宿企业(特色酒店、民宿等)对传统的连锁酒店和星级酒店造成较大冲击,据2019年底不完全统计,全市民宿共有3000多家,房间数达30000多间。

二、存在的问题

桂林市是国际旅游城市,2019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38亿人次,同比增长26.7%,旅游总收入1874.25亿元,同比增长34.7%。旅游业蓬勃发展,给住宿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但从住宿业发展状况来看,全市住宿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经营现状与全市两位数增长的旅游业不匹配。

(一)相关行业经营秩序不够规范

1.旅游秩序还有提升的空间

旅游人数的稳定增长是住宿业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桂林市加大了对旅游市场秩序的整治。但“低价游”“强制消费”等现象仍然层出不穷,这些旅游乱象直接影响了桂林市的旅游形象。

2.住宿业经营秩序不够规范

桂林市住宿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价竞争,绝大多数规模较小的个体、民宿的行业自律有待加强。20201月,在“携程网”查询到最低房间价在100元以下的有3604家,低价房往往与低品质、低层次的运营共存,这些低价的住宿企业(个体)往往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达不到旅游接待的标准,有些甚至隐藏在居民楼中,不仅分流了中档住宿企业(个体)的份额,也影响了全市旅游接待的整体形象。

(二)大型住宿企业面临多重压力

全市实现营业额占比排名靠前的住宿企业主要集中在城区,目前面临着多重压力。

1.游客被分流

随着越来越便捷的高铁线路和通畅的公路网,游客在市区游玩“两江四湖”“东西巷”等景区后,稍作停留,便纷纷前往阳朔、龙胜等县。而这些游客到旅游县后,很大一部分会选择当地有特色的民宿。无形之中,传统酒店的客源被分流。全市限上住宿业企业(个体)绝大多数都是传统酒店,且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主城区,限上企业(个体)营业额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大型企业盈利压力较大

由于桂林旅游业起步较早,大部分经营规模较大的酒店开发年代较早,普遍面临着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交通路网及停车场不够完善等问题,且由于前期投入大,管理成本或财务费用高。从201912月实现营业额的总量来看,全市排名前五的住宿企业有4家利润总额为负,排名前20的住宿企业有13家利润总额为负,其中,全市排名前五的企业有3家累计折旧已超过60%。企业的主要资产已经损耗过半,维修改造资金大幅攀升,形成巨大的成本压力。

3.大型企业定位不清晰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公务接待、宴请明显减少,对传统住宿企业特别是星级酒店的经营也造成了一定压力。作为大型龙头企业,应该把发展重心放到高端出行,商务、团体接待上。我市大型住宿企业在商务会展接待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我市龙头企业为例,2019年会议收入为800多万元,相较于其营业收入,会议收入占比非常小。此外,还有些大型企业配套会议室数量及配套设备跟不上客户需求,无法同时承接几个会议,直接影响到企业高质量的发展。

(三)民宿业发展后劲不足

全市民宿经营主体九成以上为个体经营户,多为免税或定税,整体存在小、散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底全市民宿年末营业收入达200万元以上的不到1%。这一经营现状直接导致民宿企业(个体)上规入库的数量较少,截止到201912月,全市民宿限上在库单位不到10家。且大多数个体经营户属于自发经营,在经营理念上没有更多地考虑发展,一般没有聘请专职的会计,缺乏上规入统的条件。导致出现大部分民宿既分流了传统酒店的营业额,所产生的营业额也无法统入限上范畴。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加强政策扶持,规范住宿行业秩序,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发展壮大民宿产业,激发住宿业的活力。

(一)加强监管,科学谋划布局

建议商务、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监管,制定行业评价标准,严格执行行业准入制度,引导企业诚信经营,避免发生以降低房价为手段的恶意竞争。加大对在岗职工的职业培训,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科学合理规划全市高、中档次宾馆酒店的发展布局,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二)多措并举,助力传统住宿企业发展

1.打造精品旅游项目

主城区应利用自身优势,将文化底蕴和山水实景相结合,开发更为丰富的旅游线路,激发游客兴致,从而增加游客在主城区停留时间,为限上住宿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强化服务企业意识

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接服务,主动了解住宿企业发展需求,解决道路、交通等制约住宿企业发展的问题。因地制宜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帮助传统住宿企业升级转型。

3.鼓励企业创新

引导住宿企业把节能、环保作为重要发展手段,特别做好节能潜力较大的空调、电梯、照明等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引导、支持开发年代较早的酒店对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入住体验。

引导、支持传统住宿企业大力开发高端客户,着重拓展商务出行、互联网销售、会展服务等相关业务,支持有条件的住宿企业做大做强餐饮、婚庆、会议等服务,扩大经营外延,从而提高综合竞争力。

(三)凝聚合力,打造“桂林民宿”名片

引导民宿企业(个体)精准定位,实行差异化经营,打造特色和亮点,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将民宿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民俗、“互联网+”等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

探索民宿集群发展的模式。当地政府要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民宿发展路线图,并严格执行规划,形成精品民宿集群。探索通过成立合作社或者管理公司来统一运营,使区域内精品民宿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合力,以便后续优质的民宿企业(个体)能进入联网直报范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