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研发新动能助推企业创新发展稳步向前

发布时间:2019-12-16 10:32 来源:南宁市统计局

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为适应新形势,提高统计监测水平,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统计年报于2016年在规模以上工业基础上,将符合标准的建筑业、服务业规上企业¹(下文称为规上非工业企业)纳入统计范围。南宁市非工业企业自纳入研发统计后,研发经费投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2018年规上非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从2016年的16.4%扩大至43.9%,成为拉动全市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南宁市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可小觑的潜在动能。

一、基本情况

1.研发经费投入翻番,建筑业企业贡献最大。2018年,规上非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9.2亿元,较上年增长106.8%,总量实现翻一番,居广西各地市首位,全区占比高达86.8%,是拉动全区非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的主力;企业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逐步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0.57%,较上年增加0.23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建筑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最多,占比在九成左右,主要得益于大型建筑业企业雄厚的财力支持和对研发创新发展的重视。

2.试验发展仍为主流,基础研究人力、资金投入双增长。从活动类型来看,由于企业对科技研发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市场竞争力,对试验发展类研发项目的资金投入仍占主体地位,占比达88.91%。值得关注的是,代表科学技术根基,衡量原始创新力的基础研究投入较上年有较大提升,占比6.89%,增加5.53个百分点,参与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176人/年,较上年增长826%;反映出参与研发活动的企业更积极投入对科学实验和理论的研究工作,是科技创新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大众创新文化氛围愈加浓厚的成果。

 

 

3.多项研发产出喜获丰收。2018年,规上非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185件,较上年增长8.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92件,较上年增长39.4%,有9件专利申请以第一申请人身份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出国际专利申请,并进入初步审查阶段;发表科技论文394篇,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4项,软件著作权227项,表明南宁市规上非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已具有一定实力,研发水平逐步提高。

二、存在问题

1.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数量较少,参与率停滞不前。2018年南宁市共有225家规上非工业企业填报研发活动报表,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单位21家,参与率²9.3%,较上年减少0.6个百分点。由于规上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经费高速增长主要靠大型建筑业企业拉动,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偏少,总体活力不足,并没有形成行业聚集的研发力量。

建筑业企业研发活动参与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设计与施工分离,业务分解转包,按照图纸和规划标准施工,研发活动能为施工单位转换的经济效益较低,故而缺乏研发创新的动力。

服务业企业研发活动参与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服务业行业分类庞杂,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信息创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的企业中,如文化娱乐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行业,主营业务进行科技研发的空间有限,缺乏开展研发活动的基础;二是企业更青睐于效益转换高的技术改造项目。盈利是企业生产运营的根本目标,研发活动难度大且具有不确定性,在经济效益转换上很难进行数据评估,需要承担的风险高,很多研发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衡量之下,更愿意选择能够明确带来效益的技术改造或管理改进项目。例如“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行业企业更倾向于开发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用技术和工艺图纸;“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企业更倾向于业务应用软件和平台的开发。

2.来自政府的研发投入资金占比有所下降。2018年,南宁市规上非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中,来自政府的资金991.6万元,较上年减少20.8%,占经费支出总量的1.07%,较上年减少1.73个百分点。来自政府的研发资金减少的原因一是企业跨年研发项目在本年结束,不再产生费用;二是一直以来,研发统计以对工业企业的调查为主,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也主要围绕工业企业展开,南宁市的规上非工业企业作为新兴力量,对相应的科技创新帮扶政策认知不够,开展研发活动的费用绝大部分来自企业自筹,主动向政府部门申请政策扶持和奖励补贴的企业偏少,例如2018年南宁市享受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规上非工业企业占比仅28.6%。

3.参与研发活动人员减少。2018年规上非工业研发人员合计2036人,较上年减少38.8%;其中全时人员³降幅较大,本年合计1360人,较上年减少47.4%;非全时人员变动较小,本年合计676人,较上年减少8.6%。而在全时人员和非全时人数都有所减少的情况下,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本年合计1289人/年,较上年增幅125%,说明非全时参与研发活动的企业人员在完成企业生产运营等本职工作的同时,从事研发工作的时长增加,侧面反映出企业研发人员人才供给不足,非全职人员科研压力增大,长此以往不利于企业研发活动良性发展。

三、相关建议

1.加强对规上非工业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工作。企业是研发创新的主体,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扶持企业提升自身研发能力是取得研发成果,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方法。一是针对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企业的研发机构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相比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室更了解市场和行业需求,更能提升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二是针对规上非工业企业研发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可以根据企业研发活动开展水平加以区分:成立企业研究机构并已能成熟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认定为“成熟期”创新企业;没有成立研究机构,但有一定研发活动开展经验的企业认定为“成长期”创新企业;目前没有研发活动但有研发意向课题的企业设定为“初创期”创新企业。通过分类,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扶持企业,降低政策准入门槛,提高企业对研发活动的积极性。

2.大力宣传奖励扶持政策,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一是通过线上网站、微信公众号或开展培训会等多种渠道方法宣传相关奖励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的内容,增加企业对政策的了解。二是简化程序,做好组织申报工作。简化企业申请的工作流程,减轻企业负担;相关部门做好前期培训工作,明确指标定义和申报步骤;在申报过程中做好对服务指导,为企业答疑解惑;同时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规范化操作,保证申报工作的公正性。

3.壮大科技研发人才队伍。聚集、培育大批科技创新人才,让人才在科技创新活动发挥好关键作用。一是政府部门继续大力落实人才发展战略,完善人才引进和人才使用的有效机制,扩大宣传人才优惠政策,创造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氛围,吸引科技人才来邕就业;二是引导企业做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人才配置,对科研人才做好相关激励制度;培育好科研活动中发现的“好苗子”,建设企业科研梯队,从内部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科研活动实力。

 

 

注:

1、建筑业包含特、一级总承包,一级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服务业包含大中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企业法人单位。

2、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单位占调查单位总数的比重

3、实际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90%以上的人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