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百色市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呈现“技术引领、结构分化”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4-03 18:00 来源:百色市统计局

2024年是我国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速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之年,也是百色市落实数字广西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攻坚之年。全市深入实施数字战略,并通过差异化路径释放区域潜能,科学有效规划区域特色与平衡短板,积极引进培育互联网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建设等企业,提升了数字经济规模成效,同时匹配高质量发展、科技产业园区扶持等定制化策略,全面推动全域数字经济平稳向好发展。

一、四季度提速明显,全年营业收入扭负为正

2024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达121家,比一季度增加13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1.88亿元,同比增速由负转正,总体态势向好。从发展增速看前三个季度累计营业收入均为负增长,分别下降7.9%、9.2%、6.6%,得益于数字技术应用业全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及数字产品服务业在三、四季度爆发式增长,全年累计同比增长0.6%,较一季度提高8.5个百分点。从企业看,中南光电、百宏电子、星煜新能源、胜意实业、佑安建设、辉煌投资、中慧昕安等新增企业净增营业收入2.26亿元,拉动全市数字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成为核心新驱动力之一。

二、行业分化明显,技术应用业主导

数字技术应用业稳居支柱地位。2024年,规模以上数字技术应用业14家,较上年增加2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比重达57.4%,拉动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0.0个百分点,是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和主要推动力量。

从行业看,数字技术应用业增长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服务快速发展。规模以上信息技术服务全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5.3倍,拉动规模以上数字技术应用业营业收入增长12.3个百分点;互联网相关服务,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分别增长29.8%、5.7%,拉动规模以上数字技术应用业营业收入增长3.9、4.8个百分点。广西大华信息技术、云火数字科技、中国移动百色分公司、中企全媒数字科技等企业是拉动数字技术应用业营业收入增长的主动力,这4家企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数字技术应用业营业收入增长25.5个百分点。

数字产品制造业结构分化显著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38家,较上年增加4家,实现营业收入27.10亿元,比上年下降12.4%,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比重为29.5%,下拉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4.2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通讯及雷达设备制造、其他数字产品制造全年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9.4%、2.0%,拉动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0.5、0.5个百分点;计算机制造实现从无到有,新增2家,实现营业收入0.87亿元,两行业合计拉动数字产品制造业增长2.8个百分点;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下降22.1%,下拉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16.2个百分点。平果东维丰电子科技、平果百宏电子科技、广西大生电力设备、广西大生新能源科技、广西中南光电新能源等企业是拉动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的主动力,这5家企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长13.2个百分点。

)数字产品服务业增速领跑全行业。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数字产品服务业13家,较上年增加2家,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比重为3.3%,拉动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0.7个百分点。由于市场交易向好,数码产品零售业带动数字产品服务业全年增长态势最明显。

从行业看,全市只有数字产品零售业达规上在库企业,数字产品批发、数字产品租赁、数字产品维修业均无规模以上企业。广西良品数码、百色市锋瑞贸易、百色市新联通信设备等企业是拉动数字产品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主动力,这3家企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数字产品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9.5个百分点。

(四)数字要素驱动业下拉明显。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数字要素驱动业56家,较上年增加7家,实现营业收入9.09亿元,比上年下降37.5%,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比重为9.9%,下拉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6.0个百分点。从行业看,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批发零售、数字内容与媒体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年营业收入分别下降98.4%、34.6%、27.4%和21.7%,分别下拉规模以上数字要素驱动业18.1、4.6、0.1和14.8个百分点。广西佑安建设工程、广西田东辉煌投资、广西中慧昕安建设等新增企业是拉动规模以上数字要素驱动业营业收入增长的新动力,这3家企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数字要素驱动业增长2.7个百分点。广西罗佳仕科技、广西恒茂建筑工程、广西农益得农业科技、广西溢才水利电力等企业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这4家企业合计下拉规模以上数字要素驱动业营业收入29.1个百分点。

三、右江区、平果领跑区域发展格局

2024年,从规模看,全市12个县(市、区)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个数前三位是右江区、平果、田东,分别有40家、31家、13家,营业收入总量前三位是右江区60.38亿元、平果市17.61亿元、靖西市6.19亿元。从增速看,全年营业收入呈“4升8降”。其中,右江区、平果市占全百色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84.9%,右江区凸显市辖区优势,占65.7%,两区市实现数字经济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8%、63.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7.5、7.0个百分点;田阳、西林分别增长84.2%、1.7%;其余8个县市均同比下降(5个县下降幅度达30.0%以上)合计下拉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14.2个百分点,特别是靖西市因广西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广西立劲新材料这2家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企业减停产导致累计营收下降66.0%,是下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主要原因,分别下拉该市、百色市60.2、10.5个百分点。

四、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不均衡。1.数字技术应用业占比57.4%,而数字要素驱动业仅占9.9%,且子行业(如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批发、数字内容与媒体和信息基础建设)营收均以两位增速下降,数字经济过度依赖单一领域,抗风险能力不足。2.县域发展不均衡:靖西市、田东县营收下降超40%,而平果市、田阳区增长超50%,区域协同不足加剧“数字鸿沟”。  

(二)要素支撑体系存在短板。1.技术转化能力弱:数字产品制造业中电子元器件制造下降22.1%,反映核心技术自主化不足。2.企业结构断层:数字产品服务业仅有零售业达规模,租赁、维修等配套环节缺失,产业链完整性不足。  

(三)可持续发展存在风险。1.头部依赖严重:平果市4家电子企业拉动制造业增长10.7个百分点,靖西市2家电子企业营收下降直接导致全市下滑10.5个百分点,抗风险链条脆弱。2.数据资产开发滞后:数字要素驱动业中信息基建企业数量激增但营收占比低,数据要素市场化应用尚未破题。  

五、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的建议  

(一)构建“协同”产业生态。加强全市数字经济补链强链,重点扶持电子元器件国产替代,专项支持数字租赁、维修等补链业态,建立右江河谷数字走廊,以右江区-平果市为轴心,辐射带动边陲县(市、区),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发挥数字经济集聚乘数效应。  

(二)创新驱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探索全市铝产业大数据中心数据化,开发铝业产能共享平台,加强铝业数字产品;实施高校数字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数字经济人才引进奖补政策,让高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三)健全风险预判机制。做好企业引导服务,提高企业数字化意识和能力,让企业减少数字化转型试错成本;加强对数字产业平台预警监测,对营业收入波动超30%的重点企业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