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壮乡人民奔小康 开启壮美广西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二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奋发图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文化事业繁荣昌盛,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壮乡人民几千年来摆脱贫困、共赴小康的美好心愿,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进程,朝着“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奋勇前进。
一、经济实力明显提高
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广西坚持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经济增长平稳。2016-2020年广西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1%。2019年广西GDP总量突破2万亿元,2020年达到22156.69亿元,是2015年的1.5倍,实现比201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2020年广西人均GDP为44309元,是2015年的1.4倍,实现比2010年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标。14个市经济发展差异系数从2015年的0.44下降到2020年的0.35,各市经济发展差异呈逐年缩小趋势。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三五”以来,广西经济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2020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为16.0:32.1:51.9,与2015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据半壁江山,提升了5.7个百分点。
三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作用不断显现,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5%,比2015年提升了7.5个百分点。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大幅增加,2019年R&D经费支出达167.13亿元,是2015年的1.6倍;R&D经费经费投入强度(占GDP比重)不断提高,2019年为0.79%,比2015年提高0.07个百分点。专利拥有量快速增长,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12件,是2015年的2.5倍。
四是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2020年全区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由2016年的15.6%提高到24.3%,提高8.7个百分点。
五是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三五”以来,随着改革发展建设加快,广西城镇化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2020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分别占54.2%和45.8%,城镇化率为54.2%,比2015年提高6.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4个百分点。
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提高人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加突出出来,立足于围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广西始终把民生摆在优先位置,高度重视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完善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20年广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562元,是2015年的1.5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其中,2020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59元,是2015年的1.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5元,是2015年的1.6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2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42,比2015的2.79降低0.3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明显增多,2020年广西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8988.16亿元,是2015年11434.29亿元的1.7倍,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2015年的23841元增加到37833元。
二是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明显提高。2020年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831.01亿元,是2015年5771.50亿元的1.4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2015年的16321元增加到2020年的2090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2015年的75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2431元。
三是居民消费结构有所改善。2020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9%,比2015年的34.4%下降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6%,比2015年的35.4%下降了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改善程度更大。当前恩格尔系数虽然与发达国家30%以下的水平仍有距离,但已进一步接近,意味着城乡居民生活告别温饱不足,实现了迈向全面小康。
四是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3%以内。
五是社会保障快速推进。2020年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36.9张,比2015年增加14.2张;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93.5%,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7%以上,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0%。
六是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2020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为63.3%,比2015年的54.3%提升了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为76.9%,比2015年的70.9%提升了6个百分点。
七是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升。市、县、乡、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全面达标,县城内基本医疗就诊率接近90%。2020年广西每千人拥有职业医师数为2.5人,比2015年多0.6人;2019年平均预期寿命达77.4岁,比2010年的75.11岁提升了2.29岁。
八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26年,比2015年提升了0.8年。
三、民主法治不断完善健全
“十三五”以来,广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推进和发展更广泛、更充分、更健全的人民民主。
一是积极发展基层民主。不断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2015-2020年基层民主参选率保持在90%左右。人民陪审员参审率由2016年的83%上升到2020年的93.1%,提高10.1个百分点。
二是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大好局面更加巩固。地方立法工作得到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全社会法治意识和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大国家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力度,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司法服务。2020年全区律师人数达12969 人,为2015年的2.1倍;每万人拥有律师数从2015年的1.3人,提升到了2020年的2.6人,增长幅度达100%。
三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日益完善。平安广西、法治广西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依法管控边境秩序,严厉打击暴力恐怖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十三五”时期全区群众安全感保持逐年上升势头,2020年达到98.2%,比2015年提高13.5个百分点。2020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861人,比2016年减少862人。
四、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十三五”期间,广西加强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乡村文化场馆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和文化下乡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水平;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作品、文学艺术创作,打造广西特色文化品牌和精品工程,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2019年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501.2 亿元,同比增长11.7%,占GDP比重为2.4%。“三馆一站一中心”较快发展,2020年广西共有公共图书馆115个、博物馆254个、文化馆124个、文化站1174个,分别比2015年增加3个、130个、1个、6个;99%的行政村(社区)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2020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2%,比2015年提升1.5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比2015年提升0.9个百分点。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提升,2018年互联网普及率指数已达到100%,提前两年实现目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稳步增长,2020年全区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110.69 亿元,是2015年的1.4倍;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221元,是2015年的1.3倍,为居民享受公共文化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资源环境进一步改善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十三五”以来,广西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广西资源得到较好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
一是保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0年广西森林覆盖率达62.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2.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4%;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7.7%,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7.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3%,均比2015年有较大改善提升。
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成效明显。2019年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2010年不变价)为53.1公顷/万元,比2015年下降了40.8%。2020年单位GDP能耗(2010年不变价)为0.65吨标准煤/万元,比2015年下降了11%;单位GDP用水量(2010年不变价)为143.35立方米/万元,比2015年下降了35.4%。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32.2%,比2016年提高4个百分点。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数达10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得到有效控制,呈逐年下降趋势,全社会形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良好氛围。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99.3%,分别比2015年提高2.4、6.8个百分点。2020年污水集中处理指数达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5%,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6.9%,分别比2015年提高27.6、17.2个百分点。
六、扶贫开发取得历史性成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十三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引领,把扶贫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来抓,按照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到人。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广西组织25万区、市、县、乡、村五级干部,采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识别法,进村入户开展精准识别、采集信息、建档立卡工作。
二是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施策。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每年制定精准脱贫计划,严格执行“省负总责、市县落实、乡村实施”脱贫攻坚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扶贫,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实施“八个一批”(扶持生产、转移就业、移民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扶智、医疗救助、低保兜底、边贸扶助各脱贫一批)和“十大行动”,大力发展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通过创业扶持、技能培训、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推荐就业等措施积极开展就业扶贫,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
三是集中力量攻坚,确保脱贫实效。强化挂牌督战,聚焦重点地区和关键环节集中攻坚“啃硬骨头”,推进“千企扶千村”活动,坚决打赢义务教育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四大战役”,全力打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村集体经济发展、粤桂扶贫协作等“五场硬仗”,严格执行贫困户“八有一超”、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和贫困县“九有一低于”的脱贫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历时八年,广西实现了现行标准下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3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3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历史起点,广西将以脱贫攻坚伟大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新篇章。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