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西经济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区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电力紧缺、物价高企、资金紧张等突出困难,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初步测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11714.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从2005年起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736.78亿元,增长17.1%,其中工业增加值4914.37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3930.27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65.9%和27.2%。
一、农业生产加快,粮食实现恢复性增产
全年全区种植业增加值1090.8亿元,比上年增长5.4%。粮食总产量1429.93万吨,由上年减产3.5%转为增产1.2%。其中,夏粮产量27.08万吨,增长62.1%;早稻产量530.4万吨,比上年下降0.2%;秋粮产量872.44万吨,增长1.0%。水果产量增长12.1%,油料产量增长9.2%,蔬菜产量增长5.2%。林业增加值164.3亿元,增长9.7%。木材产量增长15.0%。牧业增加值542.4亿元,增长1.1%。猪牛羊禽肉产量386.1万吨,增长0.7%,其中猪肉产量239.8万吨,下降0.7%。生猪存栏2412.0万头,增长2.9%;生猪出栏3195.1万头,下降1.1%。家禽出栏79169.8万只,增长2.7%。蚕茧产量29.5万吨,增长11.6%。渔业增加值208.2亿元,增长5.7%。水产品产量288.8万吨,增长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增长3.2%,淡水产品产量增长7.3%。
二、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升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8%。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4%,集体企业增长23.7%,股份制企业增长21.4%,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9.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4%,轻工业增长19.4%。分产业看,继食品、汽车和冶金产业之后,新增石化、机械2个千亿元产业,全区千亿元产业达到5个。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小型工业企业增长32.5%。分产品看,汽车142.35万辆,比上年增长4.2%;氧化铝529.21万吨,增长0.1%;钢材1759.33万吨,增长14.6%;水泥8640.07 万吨,增长19.9%;发电量1013.82亿千瓦时,增长4.7%;原油加工产量1108.01万吨,增长1.91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5.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从企业效益看,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1.92亿元,同比增长37.3%,在36个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实现税金509.73亿元,增长38.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2.09,同比提高24.9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4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分管理渠道看,更新改造投资3054.81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540.5亿元,增长44.0%;基本建设投资4185.39亿元,增长20.3%;房地产开发投资1500.46亿元,增长24.4%。商品房销售面积2934.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快增长,旅游市场活跃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9.0亿元,比上年增长1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1.73亿元,增长17.9%。分商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9.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8.0%;日用品类增长31.8%;中西药品类增长28.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0%;汽车类增长18.4%。旅游市场活跃。全年入境旅游者302.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52亿美元,增长30.3%。旅游总收入1277.81亿元,增长34.1%。
五、进口和出口双双突破百亿美元,对东盟出口大幅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额233.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出口124.59亿美元,增长29.7%;进口108.72亿美元,增长33.7%。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27.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1%;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62.5亿美元,增长47.3%;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30.65亿美元,增长75.5%。分贸易伙伴看,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95.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6%,其中对东盟出口68.25亿美元,增长49.0%。分出口商品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上年增长44.6%,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7.9%,农产品出口增长21.1%。
六、市场物价总体高位运行,单月涨幅前高后低
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城市上涨5.7%,农村上涨6.4%。分类别看,食品上涨14.4%,烟酒及用品上涨3.7%,衣着上涨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5%,交通和通信上涨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1%,居住上涨2.2%。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达到高点7.7%后,7月份涨幅逐月回落,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8.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0%。
七、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全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084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2.3%,转移性收入增长2.7%,经营净收入增长15.2%,财产性收入增长4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3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6.6%,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9.8%,财产性收入增长22.0%,转移性收入增长23.8%。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60:1(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比上年的3.76:1略有缩小。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3.2万人,比上年增长16.8%。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74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4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1.0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八、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全年全区财政收入1542.4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47.59亿元,增长22.7%。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644.64亿元,增长20.7%;非税收入302.95亿元,增长27.2%。
全区一般预算支出2545.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0.7 %,住房保障支出增长80.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5.3%,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1.4%,教育支出增长24.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527.9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646.43亿元,增长18.6%。全年新增本外币贷款1663.06亿元,增长2.7%。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极其复杂严峻,我区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电力供应偏紧、物价水平高、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压力较大、融资难和用地指标紧缺等困难和问题仍较突出。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把握好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保持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