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西继续保持和扩大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
201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特大干旱和严重洪涝灾害,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继续以“四个非常”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和扩大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经济增速创近3年来新高,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民生继续改善,为广西“十一五”经济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十二五”开局谋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步测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9502.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国快3.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70.3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510.83亿元,增长20.5 %,其中工业增加值3860.46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3321.19亿元,增长11.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64.8%和29.7%,其中工业的贡献率为54.5%。
一、农业生产平稳发展,部分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
全年全区种植业增加值9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甘蔗产量7119.6万吨,木薯产量173.2万吨,均居全国第一。粮食产量1406万吨,下降3.9%。林业增加值129.5亿元,增长15.5%。植树造林13.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企业效益创历史新高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09.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增速比上年加快5.5个百分点,比全国快8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快速增长。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7.4%;股份合作企业增长36.7%;股份制企业增长24.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0.6%。重工业增势强劲。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2131.39亿元,增长27.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8.7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878.54亿元,增长16.1%。绝大多数行业保持增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贡献突出。全区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占行业面的9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八大行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突出,合计贡献率达58.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8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汽车136.61万辆,增长15.3%;氧化铝528.84万吨,增长16.2%;钢材1554.23万吨,增长29.0%;水泥7455.53 万吨,增长16.7%;发电量1001.59亿千瓦时,增长12.1%。工业产销衔接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4.6%,与上年基本持平。工业企业利润创历史新高。初步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5.76亿元,增长75.8%,比上年提高30.1个百分点。在38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增加,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及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7.4倍、3.9倍、1.0倍和1.0倍。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民间投资活力增强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59.07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增速比全国快13.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161.84亿元,增长38.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97.23亿元,增长27.4%。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从管理渠道看,全年基本建设投资3479.48亿元,增长33.1%;更新改造投资2215.9亿元,增长42.7%,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763.98亿元,增长48.4%;房地产投资1206.22亿元,增长48.2%。三次产业投资均实现较快增长。分产业看,城镇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3.3%、38.4%和40.2%,其中工业投资2627.33亿元,增长38.7%。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增长29.5%,非国有投资增长46.2%,其中民间投资3836.54亿元,增长49%,占城镇投资的53.6%,比重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民生领域投资得到加强。分行业看,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教育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49.4%、44.4%和51.6%。建设资金保障有力。从到位资金看,城镇投资到位资金7609.14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其中自筹资金增长53.4%,国内贷款增长20.5%。
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车市、楼市、旅游市场表现活跃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1.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增速比全国快0.6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增长。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58.47亿元,增长19.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3.34亿元,增长18.2%。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稳定增长。分行业看,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04.98亿元,增长20.0%;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966.83亿元,增长18.8%。车市、楼市、旅游市场表现活跃。汽车类商品零售额240.85亿元,增长33.8%。商品房销售面积2793.92万平方米,增长17.2%;销售额995.19亿元,增长28.1%;平均售价3562元,增长9.3%。全年入境旅游者250.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2%。据初步测算,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5%。
五、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较大
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涨幅比全国低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3.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呈逐季扩大之势,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的同比涨幅分别为2.1%、2.3%和2.5%。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中,食品价格涨幅最大,达7.1%,影响CPI上涨2.3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5.7%,影响CPI上涨0.8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烟酒及用品、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分别上涨1.5%、1.6%和0.4%;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2%、1.2%和1.6%。全年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1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
六、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与东盟双边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77.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3%。 其中,出口96.1亿美元,增长14.8%;进口80.96亿美元,增长37.8%。边境小额贸易快速增长。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总额106.89亿美元,增长15.5%;边境小额贸易总额42.41亿美元,增长35.9%;加工贸易总额17.46亿美元,增长32.3%。东盟连续10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从贸易伙伴看,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65.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对东盟出口45.88亿美元,增长27.1%。在东盟国家中与越南进出口总额51.28亿美元,增长28.7%,其中出口40.79亿美元,增长31.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从主要出口产品看,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78.1%,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2.6%,农产品出口增长11.8%。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全年全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742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4元,比上年增长10.4%。家庭总收入中,人均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12062元、1475元、577元和462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6.4%、16.9%和16.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43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1707元、2510元和29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5%、12.7%和19.1%;人均财产性收入34元,比上年下降18.6%。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从2009年的3.88∶1缩小为2010年的3.76∶1。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5.61万人,比上年增加2.9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5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4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2.6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
八、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金融平稳运行
全年全区财政收入1228.7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72.30亿元,增长24.4%。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34.02亿元,增长27.9%;非税收入238.28亿元,增长17.2%。全区一般预算支出1994.42亿元,增长23.0%。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1.1 %,环境保护支出增长28.2%,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2.5%,教育支出增长23.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813.90亿元,全年新增存款2175.0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979.87亿元,全年新增贷款1619.43亿元。
当前,广西正处于加快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经济发展环境仍然比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向前迈进,切实抓好节能减排,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和扩大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