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民生福祉持续向好——《202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评读

发布时间:2022-04-01 11:25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武央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广西改革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打好“七场硬仗”,全力以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运行承压前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最新发布的《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用一个个沉甸甸的数据,翔实地呈现了过去一年来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新成就。

一、经济运行稳步向好,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全区各级各部门以起步提速、开局争先的奋斗姿态,逐月逐季精准调度,克服重重困难,顶住下行压力,制定出台一系列战略决策部署,有力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完成了2021年初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经济增长保持平稳。初步核算,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5.6%,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GDP、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规上工业、工业投资、进出口、财政收入等均实现预期目标,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就业形势总体向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积极就业政策显效发力,促进了就业规模的扩大。2021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0.70万人,超额完成了30万人的预期目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9%,低于4.5%以内的预期目标。全区农民工总量1302万人,比上年增长3.5%。

产业发展韧性彰显。农业生产稳中有进。2021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保持较快增长。粮食种植面积2822.9千公顷,产量1386.5万吨,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双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重点支撑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7.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3%,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5.7%。服务业逐步恢复,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交通运输设施日趋完善。2021年全区高速公路里程7339公里,比上年末新增536公里。邮政快递服务水平提升,邮政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快递业务量增长31.9%。信息通信发展步伐加快。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34.3%,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31.8%,互联网宽带接入通达的行政村比重达到100%,为发展增添后劲。

二、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协调发展不断提升

全区深入贯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多渠道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市场消费,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内需动力持续增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稳步有序,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2021年全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3%,高于第二产业24.6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3.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94.3%,均明显快于全部服务业。 

消费结构持续升级。2021年全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2%,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7.4%,增速快于人均消费支出6.8个百分点;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2.9%,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短板弱项领域投资进一步加强。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1.2%。 

城乡发展呈现新貌。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08%,比上年末提高0.88个百分点。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聚力实施强首府战略,深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全面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全区区域发展协调性稳步提升。2021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5%,与全区持平;左右江革命老区生产总值增长9.1%,快于全区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三、对外合作推向纵深,开放发展持续升级

全区上下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不断强化重大开放平台建设硬支撑,优化开放合作软环境,推动全区开放发展向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

开放要素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新突破,北部湾港开启通航30万吨级巨轮的历史,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0万标箱,海铁联运班列突破6000列。龙邦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突破千亿元。

对外贸易再创新高。2021年全区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5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增速高于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主要贸易方式较快增长。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加工贸易进出口分别增长20.5%、44.8%、21.5%。

市场开拓成效显著2021年全区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对东盟进出口2821.2亿元,增长18.8%。对新兴市场进出口较快增长,对拉丁美洲、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50.4%、32.1%。

四、改革创新继续深化,发展动能逐步释放

全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创新资源有效集聚,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释放发展新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大后劲。

市场主体不断涌现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助企纾困政策加快落实,新的市场主体较快增长。2021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65.91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0.18万户,年末全区实有市场主体392.5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6%。金融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2021年累计投放“桂惠贷”2381.25亿元,惠及8.7万户市场主体。

创新投入力度加大。2021年全区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4306项,比上年增长53.8%。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7014项,比上年增长13.7%。三种专利获授权46800件,比上年增长35.8%,其中发明专利4573件,比上年增长30.0%。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626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194.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倍。 

发展新动能增势良好。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2021年全区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7.9%,高于全区投资增速50.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1.6倍,太阳能电池增长1.2倍,锂离子电池增长68.2%,液晶显示屏增长58.0%。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7.9%。

五、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区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兜牢民生底线,积极扩大医疗、养老、教育等服务供给,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1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8%,快于GDP增速。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3.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35:1,比上年同期缩小0.0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5,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 

教育文化繁荣发展。教育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比上年提高0.5、1.0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不断改善。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分别达到116个、125个、155个。全区共有7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14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医疗卫生力量继续加强。2021年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分别为34112个、31.92万张、39.39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37个、2.36万张、2.18万人。

    六、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全区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持续擦亮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

环境质量持续提升。2021年全区新增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完成造林面积204.1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70.2千公顷。年末全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579.47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3.3%;城镇污水处理率98.73%,提高0.26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绿地率35.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6平方米,增加0.13平方米。

生态优势保持前列。2021年全区地表水水质优良率97.3%;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中,全区有10个市入围全国前30名,是入围城市最多的省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石漠化治理成效、植被生态质量、生态改善程度等居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稳居全国第三位。

《202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面反映了2021年全区各族人民取得的丰硕成果。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持续稳定恢复的态势没有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没有变。2022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在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上取得新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