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2019年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发布时间:2020-03-30 23:00 来源:

 

为深入分析北海市就业形势的变化,了解企业用工的最新动态,聚力解决本市企业招工难、留人难问题,北海市统计局对全市30家中小企业从用工现状、用工成本、招工问题等方面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八成企业存在“招工难”,七成企业存在管理类、技术类人员短缺,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企业用工现状

(一)企业用工人数环比下降

截止2019年末,30家调查企业从业人员共3446人,比2019年上半年减少261人,环比下降18.7%。调查企业用工下降,主要受住宿餐饮和制造业企业用工下降造成的,其中住宿餐饮业用工下降48%,制造业企业用工下降10.9%

30家企业中13家企业用工减少,占43.3%9家企业用工不变,占30%8家的企业用工增加,占26.7%13家企业用工减少主要的原因一是季节性用工减少占30.1%;二是未能及时对减员岗位进行招录补充占30.1%;三是企业经营收缩,生产任务或业务量不足占15.4%;四是企业技术升级占7.7%

(二)大学生到传统行业就业比例低

截止2019年末,调查的30家企业中只有2家企业招录应届大学生仅8名,占新招录员工的1.3%。表明大学生进入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的意愿偏低。这些行业在薪资水平、就业环境等方面与大学生期望值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倾向。

(三)普通员工流动性大

2019年下半年调查企业共招录员工624人。其中,普通员工529人,占招录员工数的84.8%;技术岗位操作人员26人,占4.2%;专业技术人员4人,占0.6%;经营管理人员3人,占0.5%。在招录的普通员工中制造业企业占比九成多,普通员工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招工的主体,但由于其无特别技能要求,岗位门槛较低,人员流动频繁,稳定性也较差。

(四)七成用工企业仍缺管理类和技术类人员

2019年,30家调查企业中有七成企业缺管理类和技术类人员,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转型升级、制造行业机床数控设备使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减少了对普通劳动力的用工依赖,更倾向于熟悉相关设备操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不足四成企业普通员工月均底薪有所上涨

2019年,30家调查企业中11家企业普通员工月均底薪有所上涨,其中涨幅超过10%的有2家。18家企业月均底薪保持不变,这也是造成普通员工稳定性差的最直接原因。

(六)预计未来半年企业用工需求增加的不足两成

2020年上半年的用工计划中,预计用工增加的企业只有4家,占调查企业数的13.3%;预计用工减少的有6家,占比20%;预计用工不变的有20家,占比66.7%。预计用工增加的企业主要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各为2家。调查显示,调查企业2020上半年新招工意愿不强,与企业效益密切相关。2019年调查企业利润同比减少的企业占40%;而利润同比增加的仅占13.3%。受经济下行压力传导,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趋于下降,必然影响招工意愿。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用工成本压力较大

为满足求职者日益提高的薪酬期望值,企业只能不断提高薪资水平招工、稳工,必然导致经营成本压力上升。调查显示,在普通员工月均底薪上涨的11家企业中,100%的企业认为底薪上涨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其中有6家企业表示底薪上涨对企业经营形成的压力明显增大。

(二)“招工难”问题仍然存在

近年来各县区、园区对企业招工多措并举,通过政策手段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30家企业中八成企业表示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其中四成企业表示问题比较严重;在表示存在“招工难”问题的企业中,80%的企业表示求职者对薪酬、就业环境等期望过高,占绝大多数,“厂”与“工”的主要矛盾还是集中于物质待遇方面。总的来说企业招工难现象仍有存在。

(三)企业员工主动辞职现象增多

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对企业有一定帮助,较好地提振了企业的信心,使企业面临困难不主动裁员。但是,遇到需求量下降,产品销售量减少,企业经营收缩、临时性或季节性用工减少的情况下,工人收入可能出现下降,导致企业员工主动辞职,调查显示,在离职员工中,96.4%的员工是主动辞职的,给稳就业带来新的压力。

三、几点建议

(一)注重企业发展,实现自我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求职人员在关注工资待遇的同时,对企业前景的看好,对工作环境的注重越来越突出。要想解决“招工难”的问题,一是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员工工资待遇,是吸引求职人员的根本;二是提高员工劳动保障水平,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提升企业对人才竞争力;三是提升企业的文化环境,满足员工的精神追求。

(二)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专业能力

从企业反馈的情况看,主要缺乏的员工大部分是管理类和技术类人员,加强对职工的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既能解决“招工难”的问题,也能提高员工素质,保障后期就业问题。

(三)拓展招工渠道,助力双方沟通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效能,畅通各类型招工渠道,搭建高效稳定的企与工双方交流平台。积极与劳工输出地区沟通交流,组织务工人员来本地就业,集中解决企业季节性招工的缺口;以积极的政策扶持引导招工中介机构对企业用工缺口的补充,多方共同努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