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2016年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17-02-05 11:46

2016年,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市场需求萎缩情况下,防城港市建筑业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新签订合同额快速增长,全市建筑业产值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实现历史性飞跃,产值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一、总体情况

2016年,全市资质建筑业企业72家,签订的合同额(含上年结余)为141.80亿元,同比增长26.6%。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1.10亿元,同比增长32.0%,比全区平均增速(16.8%)高15.2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区第二;实现竣工产值72.91亿元,与2015年基本持平。

二、建筑业运行特点

(一)非公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从企业个数上来看,全市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72家,其中非公企业有65家,非公企业个数占全部建筑企业个数的90.3%从完成产值情况来看,全市建筑企业共计完成产值111.10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非公企业完成产值101.84亿元,增长26.6%。非公建筑企业产值占全部建筑企业产值的91.7%,拉动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长31.6%,增长贡献率高达98.9%

 

防城港市非公建筑企业个数及产值增长对比表

指标名称

企业个数

产值

2016年(个)

2016年(亿元)

2015年(亿元)

增幅(%

全部建筑企业

72

111.10

84.18

26.9

 #非公建筑企业

65

101.84

75.21

26.6

()有限责任公司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产值60.07亿元,占总产值的54.1%;私营企业完成产值35.84亿元,占总产值的32.3%;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产值8.56亿元,占7.7%;国有企业完成产值5.38亿元,占4.8%;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0.70亿元,占0.6%;集体企业完成产值0.55亿元,占0.5%

(三)资质升级助推合同额大幅增长。2016年,全市共有15家总专包企业的建筑业资质等级进行了升级。其中,从二级升级为一级的企业共有4家,从三级升级为二级的企业共有11家,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承揽工程的能力大大增强。全市企业签订合同额共计141.80亿元(含上年结余30.22亿元),其中2016年新签合同额为111.57亿元,同比增长44.0%,为产值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分行业来看,房屋建筑业签订合同额118.68亿元,占总量的83.7%;土木工程建筑业签订合同额16.92亿元,占11.9%;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签订合同额3.41亿元,占2.4%;建筑安装业签订合同额2.78亿元,占2.0%

(四)高、低资质建筑企业产值两极分化明显。全市一级资质建筑企业共有5家,同比增加4家;完成产值48.62亿元,占全部企业产值的43.8%,增长381.4%,拉动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长45.7个百分点。二级资质建筑企业共有28家,同比增加9家;完成产值35.18亿元,占全部企业产值的31.7%,下降2.9%,对全市建筑业产值下拉1.2个百分点。三级及以下资质建筑企业共有39家,同比增加3家;完成产值27.30亿元,占全部企业产值的24.5%,下降12.5%,对全市建筑业产值下拉12.5个百分点。由此可看出,资质等级高的建筑业企业产值增长快,产值拉动率高;反之,资质等级越低的建筑业企业由于受到本地高资质建筑企业和外来强有力竞争者的双重挤压,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占,产值出现下降,产值拉动率为负值。高、低资质建筑企业两极分化明显。

(五)新增企业为全市建筑行业注入新活力。全市新入库建筑企业17家(二级资质企业3家,三级及以下资质企业14家),完成产值共计6.85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6.2%,对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5.4%,为产值增长带来新亮点。

(六)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全市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平均人数为41737人,同比增长9.4%,劳动生产率为26.6万元/人,比2015年的22.1万元/人明显提高。

(七)房屋造价总体平稳。2016年,全市建筑业房屋竣工面积合计331.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1%。其中,住宅类房屋竣工193.39万平方米,增长11.5%;商业及服务业用房屋26.56万平方米,增长55.3%;科研、教育、医疗用房屋竣工32.24万平方米,增长9.1%;办公用房屋36.36万平方米,下降10.5%;厂房及建筑物竣工21.26万平方米,增长116.1%

房屋竣工价值合计44.73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住宅类房屋竣工25.74亿元,增长23.0%;商业及服务业用房屋4.83亿元,增长153.4%;科研、教育、医疗用房屋竣工4.39亿元,增长16.2%;办公用房屋3.71亿元,下降3.8%;厂房及建筑物竣工2.28亿元,增长120.6%

由于大宗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较为平稳,人工成本虽有所上升,但房屋造价总体还是实现了平稳态势。防城港市房屋平均造价为1348/平方米,同比上涨194/平方米。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本地建筑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较少。2016年防城港市建安工程投资达到514.73亿元,但本市建筑企业签订的工程合同额只有141.80亿元,仅占建安工程投资的27.5%,大部分建筑业市场份额仍掌握在市外建筑企业的手中。

(二)低资质建筑企业面临严峻考验。部分地区建设资金到位偏慢、投资增速回落等客观现实直接影响建筑行业的需求增长,也导致了防城港市建筑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2016年,全市有19家企业的新签合同额出现萎缩、18家建筑企业的产值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种情况在低资质建筑企业中尤其明显。

(三)恶性竞争容易诱发工程质量隐患。在建筑行业过度竞争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疏于质量管理,粗制滥造、偷工减料,造成房屋漏水等工程质量问题,引发后续纠纷。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经济增长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难以避免,与之高度相关的建筑业市场同样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建筑行业要取得可持续、健康发展,既需要政府加强引导、监管,也需要建筑企业自身的“强身健体”。

从政府角度:

(一)加强行业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一是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进一步规范建筑企业市场行为;二是组织实施建筑企业资质晋升计划,为企业资质升级提供优质服务;三是抓住当下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利契机,切实完善建筑行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对失信、严重违规的建筑业要在公共信息平台定期公布,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建筑市场环境。

(二)引导企业优化重组,避免恶性竞争。以大企业为核心,把规模小、同质的建筑企业的技术资源、资金资源、劳力资源整合起来,引导建筑企业进行优化重组、合并,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

(三)对企业进行有条件的适度奖励。包括对资质等级升级的企业进行当年度一次性税收减免、对年产值超过一定额度的优质企业进行一定额度的税收返还等。

从企业角度:

(一)加强自身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一是抓好人才引进工作,着重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抓好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发展观念;二是抓好继续教育,提高组织管理及创新能力;三是要抓好工人技术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培训。

(二)切实找准市场定位,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如果大多数建筑企业都在同一层次竞争,技术水平差距不大,特色不明显,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情况,扬长避短,找准市场定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才能提高竞争水平、提高盈利能力。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抢占异地市场。经过多年历练,防城港市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到外地抢占市场的实力,如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已初显成效,而且这些企业在异地完成的产值有超越本地产值的趋势。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内参与市场竞争,利于防城港市企业以更宽阔的视野观察市场动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也利于企业更好地学习对手的先进经验、更多地积累市场竞争经验。只有开阔眼界、与时俱进,防城港市建筑企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