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马铃薯生产发展速度快

发布时间:2012-07-24 11:27
 

冬有种,春有收,马铃薯是桂平市优势农作物品种,发展冬种马铃薯是实现桂平农民增收的好路子。桂平市利用地处北回归线,冬季光温条件好的资源优势,实施了冬种马铃薯开发战略,采取多种措施,早准备、早行动,大力推广稻草覆盖马铃薯免栽培技术。2011年,全市共完成冬马铃薯种植面积6.23万亩,同比增长34.61%。根据统计结果,全市马铃薯产量14285吨,同比增长42.14%,实现产值6048万元,仅种植马铃薯一项,全市农民人均增收50多元。

增长速度比较快的主要原因: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在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着力调整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结构,把过去“以粮为主”的农业转变为“钱粮并举”的农业。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效果,为了确保冬种马铃薯开发工作顺利进行,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措施。市农业部门对冬种生产进行技术指导,有力地保障了全市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工作顺利开展。

3.大力引进优良品种。根据近年来的试种情况,冬种马铃薯重点发展新米拉,克新1号,费乌端它(荷兰15)、夏波蒂、大西洋等几个适合南方地区种植的加工型内外优良品种,在主产区乡镇做到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为冬种马铃薯成功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大力抓好技术培训,做好技术培训,为了确保冬种马铃薯开发的顺利进行,桂平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市农业局聘请了中国种子集团马铃薯开发公司总经理,马铃薯专家马和平为技术顾问,并举办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班,请马和平专家进行讲课辅导。据统计,全市共举办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班78期,培训农民1.25万人,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刻录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专题片光盘58片,放映录像52场,观看人数0.72万人次,有效地推动了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开展。

5.建立示范样板,实施样板带,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级层层建立示范样板,实施样板带动,确保市有千亩连片,乡镇有百亩连片,市级在石咀镇、社坡镇分别建立两个连片1000亩以上,在蒙圩镇官桥村,石龙镇福平村,江口镇六堡村分别建立500亩以上连片的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示范样板,有力推动了全市冬种马铃薯开发工作。

6.实施能人带动,企业参与,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一批外地和本地老板采取与农民合作或租地种植等不同形式,参与桂平市冬种马铃薯开发,在木乐、麻垌、社步、蒙圩、西山、石咀、石龙等组织开发马铃薯到了14000多亩。同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参与冬种马铃薯开发。其中蒙圩官桥蔬菜协会采取统一供种,统一种植发展动机马铃薯500多亩。桂平市民营企业新科生物技术推广中心投入50多万元,在石龙镇新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冬种马铃薯种植,种下大西洋、克新一号等优良品种1050多亩。平均亩产1500多公斤,总产1575吨,产值189万元。纯收入56万元。

7.切实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工作,市农业局通过农业信息网,采集、整理、发布了一批农产品供求信息和价格行情,提高桂平市农产品知名度,拓宽了流通渠道;各级党委、政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一批有经营意识的农民到外地市场参观,同时引来外地老板,通过广东鹏生蔬菜集团进出口公司,湖南长沙农产品流通公司,海南西点公司畅销,使桂平市春收马铃薯卖得好价钱,农民增加了收入。桂平农民种植马铃薯,以充满生机活力,走向致富路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