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县:2012年一季度农民现金收支分析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兴业县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大的增长。据120户调查户调查资料显示,2012年一季度期内人均现金收入3591元,同比增加721元,增长25.1%。
一、农民现金收入结构特点分析
(一)工资性收入:本乡地域内得到收入仍是主体
一季度,兴业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64元,同比增加139元,增长16.9%。从收入构成看,在本乡地域内得到的劳动收入仍是主体,人均现金收入464元,增长13.6%;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收入75元,增长32.0%;外出从业得到收入425元,增长18.2%。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仍是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今年全国范围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农民工资性收入出现明显增长;二是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随着兴业县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在城镇建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农民外出打工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工资性收入有所增加;三是农民自身素质不断得到增强,劳动技能得到提高。
(二)家庭经营收入:牧业收入仍是重中之重
家庭经营收入仍是农民现金收入的重中之重。一季度,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2325元,同比增加473元,增长25.6%。其中: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为1909元,同比增加590元,增长44.7%;二、三产业现金收入分别为0.3元和416元,分别增长19.4%和减少21.8%。第一产业中,呈现“三减一增”态势,农业、林业、渔业分别为229元、9元、和0.5元,同比减少3.9%、79.6%、和85.1%。只有牧业收入呈增长态势,人均牧业现金收入1671元,增长61.7%。可见家庭经营收入中牧业收入仍占据“大头”,成为整个第一产业收入的亮点。牧业收入占第一产业收入的87.5%,占家庭经营收入71.8%,占全部现金收入的46.5%。第二产业收入总量虽少,但增速较快。第三产业收入为416元,占家庭经营收入比例为17.9%,相比去年,增速呈下降趋势,降21.8%。第二、第三产业虽然在一季度发展不容乐观,但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深,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农村居民二、三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特别是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饮食等三产行业将获得快速发展。
(三)财产性收入:租金收入减少成为下滑的主因
财产性收入有所下降。一季度,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48元,下降19.5 %。主要是由于租金收入比去年降幅较大,成为财产性收入下降的主因。
(四)转移性收入:农村亲友赠送等收入增加成为增长的助推手
一季度,人均转移性收入253元,增加120元,增长89.5%。一季度正值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拜访,给老人、小孩的压岁钱同比有所增加,成为了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的助推手。同时,由于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使得老年人得到更多的养老保障,加上粮食、良种补贴等其他优惠政策的持续推行,促使农民的转移性收入有所增加。
二、农民现金支出结构特点分析
八大类生活消费呈现“四升四降”态势。一季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85元,同比增加49元,增长4.7%。八大类消费中呈“四升”态势的是: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分别增长15.9%、31.8%、12.1%、6.2%;呈“四降”态势的是:居住、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和服务,分别降低9.4%、3.6%、19.3%和8.7%。其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都有所增长,说明农民更加注重饮食和穿着质量,同时对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外出交通旅游方面是越来越重视。
三、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开春来持续低温,气温回升不稳,冷暖交替,影响了正常的春播。气候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相应给农民增收带来不利影响。
(二)农业生产成本依然偏高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体上扬,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不同程度抵减了国家补贴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一季度,化肥、农膜、农药、饲料、柴油呈“二平四增”态势,虽然农膜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化肥略有上涨,但玉米种子、柴油价格比上年同期涨幅较大。农资价格总体上扬,农业生产成本依然偏高。
(三)农村劳动力科技培训少
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科技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农民科技培训不够深入,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未能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科技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
(四)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低
农民的经营方式还是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收入,特别是牧业的收入,但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风险性,二、三产业发展困难。因此,二、三产业占全县农民收入的比重还比较低。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一)加大落实支农惠农工作力度
农民的收入中有一部分是从国家的各类补贴获得,这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来源。不断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力度,逐步完善对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使政府支持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二)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要强化农民技术能力的培训,实施科学技术下乡,带动和提高农民的素质。外出经商、打工等都是开阔眼界、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农民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大增收空间,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有真正的保障。
(三)要加强二、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目前兴业县农民家庭经营第二、第三产业多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为主,但规模较小,且发展不够稳定。加强对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对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关附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