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2025年1-5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发布时间:2025-06-30 09:28

2025年以来,河池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紧紧围绕“六新河池”目标任务,紧抓快干、真抓实干,加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1-5月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发展态势。

一、工业生产压力较大,超五成行业实现增长

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1-4月回落2.5个百分点。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股份制企业增长5.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4%,非公有制企业增长5.2%。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降幅环比扩大3.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8%,环比提高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9.3%,环比回落11.5个百分点。主要行业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6.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26.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2.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下降0.5%,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5.3%,纺织业下降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9.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8.7%。产品产量看,人造板增长26.8%、硫酸(折100%)增长0.7%、锌增长3.3%、白银(银锭)增长42.0%、铅酸蓄电池增长1.5%,锌金属含量下降22.1%、成品糖下降6.9%、饮料酒下降13.2%、蚕丝下降1.2%、水泥下降4.4%、十种有色金属下降4.4%、铅下降35.4%。

二、服务业平稳恢复,商务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1-5月,全市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3.6%,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长2.2%。1-4月,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4.5%,电信业务总量增长9.5%。全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4%,其中商务服务业增长11.9%,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0.8%。

三、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生活类商品零售保持增长

1-5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限额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5.1%。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8%,商品零售增长3.8%。按商品类别分,生活日用品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6.0%、饮料类增长1.6%、烟酒类增长5.6%、书报杂志类增长2.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2.9%、通讯器材类增长43.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8%、汽车类下降17.0%。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工业投资降幅收窄

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6.8%。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9.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5.1%。从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下降8.3%,降幅环比收窄1.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2.6%,制造业投资下降23.8%,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37.9%。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分别下降27.6%、13.9%和23.1%,降幅比1-4月分别扩大12.1、9.5和7.2个百分点。

五、民生领域持续保障,金融信贷运行平稳

1-5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3.51亿元,其中民生领域财政支出132.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0.9%。其中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商业服务业等领域支出分别增长11.2%、14.8%、11.4%、0.8%、71.9%、15.1%、11.2%和66.5%。

1-5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781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3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08人。

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05.42亿元,增长6.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44.92亿元,增长5.6%。

六、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下降,八类商品“一涨一平六降”

5月份,河池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呈现“一涨一平六降”的态势。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3%;衣着类价格同比持平;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同比下降0.1%、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9%、居住类价格下降1.1%、医疗保健类价格下降1.6%、交通通信类价格下降4.7%。1-5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下降0.3%。

总体来看,1-5月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有效需求仍然不足,部分经济指标回落较大,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定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加力巩固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基础,确保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