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2023年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3年,玉林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玉林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出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发挥农业基本盘、压舱石作用,全市农村经济保持稳健增长。
一、基本情况及运行特点
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90.63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按上年价格计算)。实现一产增加值428.56亿元,同比增长4.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9.5%,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29.1%,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9个百分点,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坚实支撑。
(一)种植业生产稳中有增
1、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3年,全市在总播种面积稳定的基础上,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其中粮油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高产高效作物面积继续扩大。其中,全市稻谷播种面积342.75万亩,比上年增加0.54万亩,同比增长0.2%;油料播种面积31.58万亩,比上年增加1.03万亩,同比增长3.4%;蔬菜播种面积233.16万亩,比上年增加7.09万亩,同比增长3.1%;受结构调整影响,豆类、棉花、甘蔗和瓜果类作物面积减少,分别同比减少0.4%、16.3%、4.5%和7.4%。
2、粮食生产稳健
2023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推行田长制,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有力保障了今年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全市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增长,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40.95万亩,同比增长0.4%;粮食总产量165.52万吨,增长0.2%。玉林市粮食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继续稳居全区第3位,粮食单产保持全区第1位。
3、蔬菜生产稳步提高
今年以来,全市大力推进蔬菜及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建设发展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及食用菌基地,重点推广中国—东盟博览会推介的蔬菜新品种,发展形成了多条优质蔬菜示范带和优势产区,蔬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产业发展优势得到巩固。2023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4.5%。大部分蔬菜品种产量平稳增长,其中叶菜类同比增长5.4%、白菜类同比增长2.6%、甘蓝类同比增长5.6%、根茎类同比增长3.8%、瓜菜类同比增长4.1%、豆类同比增长6.4%、茄果类同比增长10.4%、葱蒜类同比增长4.1%。
(二)林业平稳较快增长
2023年,全市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积极抓好植树造林、林木采伐、油茶种植等相关工作,香料全产业链发展稳步推进,木材生产进一步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不断落地,林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完成植树造林18493.32公顷,同比增长72.3%;育苗面积576.53公顷,同比增长81.8%,木材采运量421.2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8.1%;玉林特色林产品快速发展,油茶籽产量630.99万吨,同比增长44.7%;八角产量2.22万吨,同比增长30.2%。
(三)畜牧业生产总体稳定
2023年,全市积极落实各项稳定畜牧生产扶持政策,坚持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加快构建新阶段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全市肉类总产量93.85万吨,同比增长4.9%。其中,生猪出栏610.19万头,同比增长3.6%,猪肉产量48.09万吨,同比增长3.9%;家禽出栏29742.68万羽,同比增长5.6%,禽肉产量43.91万吨,同比增长6.0%。12月末,生猪存栏394.11万头,同比增长0.1%。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38.80万头,同比下降1.6%。
(四)渔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
2023年,全市大力发展高质高效现代渔业,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加快标准化池塘改造,推广微循环流水养殖、陆基圆形池流水养殖、稻田综合种养等现代生态养殖模式。全市水产品产量15.83万吨,同比增长3.5%。
(五)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3年,全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加强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0元,同比增长6.6%,城乡收入比为1.94,比上年缩小0.05个百分点。
二、当前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安全底板仍不稳固。种粮效益不高、生产周期较长、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低等因素依然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畜牧业稳增长压力较大。2019年非洲猪瘟以来,我市生猪规模比重恢复较慢,尚未达到2018年水平。养鸡行业历经将近30个月的亏损后,迎来2023年市场价格回升,企业普遍扩大产能,但家禽作为生猪的主要替代品,在生猪价格低迷期间,家禽将趋于饱和。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积极做好粮食生产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推动粮食产能迈上新台阶。一是进一步强化撂荒和非粮化治理,稳定粮食生产面积,防止出现新的撂荒和非粮化;二是大力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改造提升力度、推广主导品种,优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通过社会化服务的方式、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的方式,全面提升粮食单产水平。
(二)做强做大禽畜优势产业,提升禽畜产品自给率
一是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项目政策优惠力度,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二是有序开展生猪产能调控,紧盯能繁母猪存栏量等关键指标,指导养殖场科学安排生产,保持合理的生产上市节奏;三是有效降低生猪养殖成本,用足用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养殖场整场融资、贷款贴息等金融和财政政策,稳住优势产能。
(三)多措并举,深挖农村经济发展潜能
结合大农业观多渠道拓展深挖农、林、牧、渔业行业发展潜力。一是加强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统筹协作、信息共享和齐抓共管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各项指标生产情况及各种因素对农业经济运行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二是大力推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在稳定提升粮食、蔬菜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中草药材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禽畜优势产业,全面提升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我市农业经济的竞争力;三是有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农业二产、三产项目带动一产发展。
相关附件:
上一篇:1-2月梧州消费市场回暖向好
下一篇:上半年桂林市经济平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