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发展协调性增强 ——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发布时间:2018-12-03 09:2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自治区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广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果,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广西大力扩大工业生产,农业比重不断降低,三产比重稳步上升。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广西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加快升级,城乡结构持续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

一、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持续调整

自治区成立之初,农业在广西经济中居主要地位,工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滞后。1958年,我区三次产业结构为51.8:27.7:20.5,呈“一二三”型,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到了1978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0.9:34.0:25.1,一产比重有所降低,三产比重有所提高。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探索期,广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服务业稳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2017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245.640.2呈“二三一”结构

(一)农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林业、牧业、渔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多元化得到长足发展,以农业为主,林业、牧业、渔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1958年,广西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比重分别为76.3:8.0:14.5:1.21978年为80.1:4.9:13.8:1.21978年,农业和林牧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80.1%19.9%2017年,广西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比重分别为53.7:7.3:24.0:10.6,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到53.7%,林牧渔业比重达到41.9%,分别比1978年下降26.4个百分点和上升了22.0个百分点,2017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8.5:8.6:18.6:11.3

1.农业生产条件改善。1995年以后,广西农业逐步进入现代化。1995年,广西农业机械总动力107.54亿瓦特,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0.12亿瓦特,农用水泵130684台,农用载重汽车24423台,渔业机动船11123艘。201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360.43亿瓦特,是1995年的3.4倍;农用水泵918931台,是1995年的7.0倍;渔业机动船26482艘,是1995年的2.4倍。

2.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调整。1995年以来,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由最初的接近三分之二降至不到一半,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由三分之一到超过一半。1995年,广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63.8%,其中,稻谷种植面积占42.3%,玉米占9.6%,大豆占4.4%,薯类占5.4%;经济作物及其他种植面积占36.2%,其中,油料类占4.9%,甘蔗占7.9%,蔬菜占9.7%。到2017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48.4%,种植面积低于了一半,其中,稻谷种植面积占31.3%,玉米占9.7%,大豆占1.6%,薯类占4.4%;经济作物及其他种植面积占51.6%,超过了种植面积的一半,其中,油料类占4.3%,甘蔗占15.2%,蔬菜占21.4%

3.农作物产品结构优化。1995年到2017年,广西农作物产品产量不断优化。稻谷产量由1995年的1307.66万吨减少至2017年的1087.90万吨,减少了219.76万吨;甘蔗产量由1995年的2555.73万吨增产至2017年的7611.69万吨,产量接近增加了3倍;油料产量由1995年的45.35万吨增加至2017年的71.62万吨;水果产量由1995年的266.60万吨增加至2017年的2066.97万吨,增长了7.8倍。

广西现代农业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和积累,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农业生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二)工业地位不断巩固。1958年广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3.6%,工业化率为45.6197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0.7%,工业化率为0.75;到2017年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7.6%,工业化率达到2.64,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比1958年和1978年提高14.06.9个百分点。

1.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1958年,广西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7.4%,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2.6%1978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54.6%45.4%1999年重工业产值超过轻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48.8%51.2%2017年轻、重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27.2%72.8%

2.制造业优势进一步呈现。1995年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2.1%81.8%6.1%,到2017年比重分别为3.7%89.3%7.0%,其中采掘业的比重下降8.4个百分点,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比重分别提高7.50.9个百分点。

3.十大产业成为千亿元产业。2010年,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优先重点发展食品、汽车、石化等14个千亿元产业。2017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中,食品、有色、石化、冶金、汽车、机械、电力、建材、电子信息、造纸及木材等10个产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其中食品超过三千亿元,汽车、冶金、建材超过两千亿元。

4.工业产业园区发展较快。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园区规模不断壮大。2017年,全区共有116个工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园区13个,自治区级园区21个。全区在园工业企业930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10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8.5%;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9%。二是园区质量效益不断提高。2017年,园区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99.1亿元,利润总额906.9亿元,产销率为95.4%。三是投资力度继续加大。2017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额4519.1亿元,其中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992.2亿元。

5.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看,1978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分别为78.8%16.6%4.6%。至2016年,国有工业企业、集体工业企业和其他工业企业总产值分别占3.9%1.0%95.1%

(三)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越来越依靠服务维持市场地位、产业越来越趋向服务引领制造的新趋势下,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强劲动力。1958年,广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0.5%197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5.1%2017年达到40.2%,1958年和1978年分别提高了19.715.1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GDP的比重由1958年的3.3%提高到1978年的3.8%,到2017年的4.6%;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占GDP的比重由1958年的5.9%1978年的5.8%2017年提高至8.6%。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0.7%提高至2017年的6.2%,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2.0%提高至2017年的4.3%

二、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消费发挥作用

随着广西在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广西经济快速发展。

(一)资本形成平稳增长。近年来,广西投资率呈现总体上升,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1978年,资本形成总额为26.8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5.3%2011年跃上万亿元台阶,达到10036.0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85.7%2016年达到12363.8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7.5%1978年投资率为35.3%,到2017年投资率达到100.5%,比1978年提高了65.2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广西把扩大消费需求座位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不断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1978年,最终消费支出为58.50亿元,居民消费49.40亿元,其中农村居民消费35.90亿元,城镇居民消费13.50亿元。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为9834.45亿元,居民消费7231.78亿元,其中农村居民消费2076.80亿元,城镇居民消费5154.98亿元。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1980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7.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63.5%,到2017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降低至33.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降低至32.2%。居民消费逐渐由温饱型向休闲娱乐型转变。

(三)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贸易方式看,2017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36.8%,比2010年下降23.6%;加工贸易占20.8%,提高10.9个百分点;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除外)占21.6%,下降2.4个百分点。从出口商品结构看,2017年,机电产品出口占比42.8%,比2010年提高5.6个百分点;农产品占7.3%,下降2.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占17.0%,提高8.9个百分点。从贸易国别看,2017年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49.0%,比重比2010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对美国进出口总额占7.4%,回落1.2个百分点;对亚太经合组织进出口总额占81.6%,提高12.4个百分点。

三、所有制结构深刻变化,非公经济比重快速提升

2013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三大扶持政策以及34个鼓励民间投资发展配套实施细则,涵盖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各个方面,政策涉及面之广、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07年,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832.45亿元,占GDP比重为47.6%;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123.20亿元,占GDP比重为5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3%。非公工业实现增加值1366.77亿元,占工业的65.4%。从投资看,非公投资完成1542.7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1.9%2017年,非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029.6亿元,总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3%。非公投资11986.48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0.2%,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13.5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80.76亿元,其中,工业完成投资5700.11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292.13亿元。

四、城镇化稳步推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建国以来,广西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不平坦的道路,但是发展总体趋势和全国基本保持一致。

1953年,根据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广西的城镇化率为8.5%,相比全国12.5%的城镇化率,广西城镇化水平较低。1965年以后,广西城镇化进入缓慢发展阶段。到1977年,全区城镇人口增加到340万人,城镇化率为10.2%,比1953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广西城镇人口达到430.7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11.8%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广西城镇人口641万人,城镇化率15.1%,比1977年提高了4.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4个百分点。在这一时期,广西城镇人口呈现稳步增加、城镇化率稳步提高的态势。

2000第五次人口普查,广西城镇人口1264万人,城镇化率28.2%,比1990年提高了13.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化速率明显提高。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广西城镇人口达到1841.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0.0%,比2000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2017年,广西城镇化率49.2%,比2010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

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广西城镇就业面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率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共用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有所提高,城市宽带接入率达到100%;土地利用方面,城镇用地面积有所提高;资源环境方面,城镇可再生能源占据一定比例,绿色建筑比重提高,绿化覆盖率提高,城镇空气质量呈现向好趋势;人民生活方面城镇和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总的来说,广西城镇化质量呈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本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资源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

五、居民收支结构优化升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优化。从1995年到2017年,城镇居民年收入结构不断调整,工资性收入占比明显下降,经营净收入占比明显提高。1995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9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364.27元,占可支配收入的70.2%;经营净收入120.39元,占3.6%;财产性收入210.62元,占6.3%;转移性收入565.44元,占16.8%2017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50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794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58.8%;经营净收入4904元,占16.1%;财产性收入2390元,占7.8%;转移性收入5265元,占17.3%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优化。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为:工资性收入占14.0%,家庭经营纯收入占80.1%,财产性收入占0.8%,转移性收入占5.2%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为:工资性收入占28.6%,经营净收入占45.1%,财产净收入占1.6%,转移净收入占24.7%

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1980年,广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57.3%1995年降至51.0%2017年降至33.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80年为63.5%1995年降低至61.3%2017年则降低至了32.2%

消费支出结构不断变化。从1995年到2017年,城镇居民食品类支出占比大幅下降,居住类支出占比大幅提高。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为:食品支出占50.95%,衣着占8.77%,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占11.18%,居住占8.05%2017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调整为了:食品烟酒支出占33.2%,衣着占4.9%,教育文化娱乐占11.7%,居住占21.2%

六、区域经济稳定发展,协同性进一步增强

深入实施“双核驱动 三区统筹”,是广西区党委、政府着眼新形势,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赋予我区的新定位新使命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倾力打造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双核增长极,辐射带动左右江革命老区加快振兴,不断优化我区开放发展总体布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于20063月,20081月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正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2013年,广西提出北部湾经济区与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通过大力发挥沿海沿江的区位优势,逐渐形成海陆互动、江海联动、边海协动的发展新格局。20147月,国家正式批准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0141030日,全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台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实施意见》、《实施“双核驱动”战略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方案》以及深化北部湾经济区改革系列文件,推动“双核驱动”战略全面深入实施。

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156.0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7.90亿元,占19.4%;第二产业增加值778.79亿元,占36.1%;第三产业增加值959.32亿元,占44.5%2017年,北部湾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7400.11亿元,比上年增长8.3%,高于全区经济增速1.0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贡献率达到3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8.95亿元,占12.4%,比2008年下降7.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314.39亿元,占44.8%,比2008年提高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166.77亿元,占42.8%,比2008年下降1.7个百分点。

2014年,西江经济带七市GDP达到了9343.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3.24亿元,占GDP13.2%;第二产业增加值4531.33亿元,占48.5%;第三产业增加值3578.44亿元,占38.3%2017年,西江经济带七市GDP达到了10133.1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4.01亿元,占14.4%,比2014年提高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725.72亿元,占46.6%,比2014年下降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953.44亿元,占39.0%,比2014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010年桂西资源富集区GDP总量达到了1435.1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7.93亿元,占22.2%;第二产业增加值679.37亿元,占47.3%;第三产业增加值437.79亿元,占30.1%2017年,桂西资源富集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003.9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9.45亿元,占17.6%,比2010年下降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419.02亿元,占47.2%,比2010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55.51亿元,占35.2%,比2010年提高5.1个百分点。

回首过去,广西经济结构调整已经迈出了令人欣喜的步伐。展望未来,转变发展方式之路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提出的“五个扎实”新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坚持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协同推进,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