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2012年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

发布时间:2012-07-25 16:39
 

上半年,桂林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发展稳中求进。1-6月,桂林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15亿元,同比增长16.7 %(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1%),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比今年1-3月回落1.2个百分点。1-6月,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实现销售额136.63亿元和218.25亿元,同比均增长18.2%。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营业额9.57亿元和36.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和19.2%。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特点

1、分经营地看,城镇市场增长依然强劲。上半年,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7.17亿元,增长18.1%;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5.98亿元,增长9.4%。城镇市场增幅高于乡村市场8.7个百分点。

2、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增势强于商品零售。全市实现餐饮收入37.18亿元,增长23.2%;商品零售205.97亿元,增长15.6%。餐饮收入增幅高于商品零售7.6个百分点。

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主导作用突出,住宿和餐饮业增势强劲。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05.56亿元,增长15.5%,占零售总额的比重高达84.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79.4%,仍然是拉动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住宿和餐饮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实现零售额37.59亿元,增长23.5%,增幅高于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幅8个百分点,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6.8个百分点。

4、分商品类值看,多数类别商品销售实现增长。在限上企业统计中,我市有零售业务的消费品共有20个类别,上半年有14个大类别消费品零售实现了一定增长,增幅超20%的达9大类,其中,日用品类和金银珠宝类分别同比增长25.8%和26.2%,通讯器材类和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同比增长36.9%和63.3%,家具类增幅更高,达92.7%。

5、分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领跑消费品市场。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63.31亿元,增长23.4%,增幅高于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零售额增幅8.9个百分点,占零售总额的份额为26.0%,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179.846亿元,增长14.5%。

二、市场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回落。今年以来,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呈现逐渐走低趋势。2011年1-4季度,各季同比增幅 分别为16.6%、18.0%、18.4%和19.1%,2012年1、2季度同比增幅分别为17.9%和15.6%。可见,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季度比去年四季度低1.2个百分点,今年2季度又比1季度低2.3个百分点,出现了增幅逐季回落的态势,详见下图。

2、房地产调控对商品市场影响显现。由于国家继续主动调控房地产,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房产销售萎缩,致使与房地产有关的商品销售增速回落,有些甚至出现销售同比下降。据对限上企业统计,1-6月,我市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和五金电料类销售分别同比下降7.3%和7.5%,金属材料类和建筑装潢材料类销售同比下降更多,分别达15.0%和32.0%。

3、限上批零住餐企业销售额下降的企业较多,致使限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住宿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增幅低于限下企业和个体户。1-6月限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完成销售133.00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幅比同期限下低10.9个百分点。限上 住宿和餐饮企业完成营业额8.46亿元,同比增长13.0%,增幅比同期限下低7.4个百分点。限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住宿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增幅偏低将严重制约全市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四大行业的持续稳定增长。而限上批零住餐企业销售额增幅下降的企业较多是主要原因。1-6月,全市批零住餐限额以上企业销售额(营业额)同比下降有91家,下降20%以上的企业有43家,分别占限上企业比重31.9%和15.1%。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下降企业比重较高。1-6月限额以上批发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有22家,占限上批发企业比重44.0%。同时,1-6月销售额同比增幅在0—17%的企业有93家,比重为32.4%。而同比增幅超过17%(17%为2012年政府预期目标增幅)的企业只有103家,比重仅为35.9%。

 三、当前消费品市场面临的形势及下半年走势判断

(一)不利因素

从国际方面看,消费品市场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尚未消除,伊朗和朝鲜核问题、叙利亚问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等国际动荡因素增多增大,对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不利影响。

从国内方面看,今年全国经济增速回落,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跌破了8%,对我市经济特别是消费市场将产生一定不利影响。表现在楼市方面,楼市调控继续从严,楼市成交量的缩减,将对与住房消费密切相关的商品销售产生影响;股市方面,国内外经济不景气使股市上半年持续低迷,城乡居民财富大幅缩水,影响居民消费预期;企业经营环境不乐观,部分中小企业投资、融资难,投资成本不断提高、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在总体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企业对今后生产发展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在生产中必须考虑资金压力和市场压力,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进程必然会受到影响。同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旱涝灾害频发,国内通胀压力预期仍然强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消费预期。

(二)有利因素

1、中央拉动经济的导向作用利于内需消费增长。全球经济不振,出口拉动作用减弱,优化投资结构将使投资拉动减速。因此,中央的保增长任务将历史性的落在消费内需上。近期,中央已启动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中央财政已安排363亿元,用于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4大类产品。在房贷政策方面,金融和信贷政策调整加大了对自住型住房需求的支持,预计在各级政府相关政策推动下,住房市场的回暖,会拉动家装、建材和家电市场的升温。

2、现阶段我国处在消费升级阶段,消费潜力巨大。由于中国正处在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升级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即期消费的增长潜力巨大。另外,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长为主力消费群体,他们追求享受、追求时尚、追求品质、适度超前的消费观念,已不同于中国传统量入为出、重储蓄轻消费的观念,这部分消费群体将释放出巨大消费潜力,有力促进未来一段时期消费市场的发展。

3、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带动消费增长。近几年我市经济和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两位增长,今年1-6月我市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 同比增长又超两位数,为11.6%,农民人居现金收入同比增幅更高,达18.1%。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必将带动消费的增长。

综合考虑影响我市消费市场的利弊因素,预计下半年我市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四、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1、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发展后劲。着力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所在。

2、全面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桂林市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要继续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范围,用足用好国家惠农政策;要继续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电网改造、降低农村电价等,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大规模、全面进入农村居民家庭创造条件。要健全和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加强农村消费市场建设,降低农村市场流通成本。同时,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和生产适合农民消费特点、适应农村消费环境和条件的产品,引导流通企业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的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

3、着力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从目前桂林消费状况来看,潜在需求很大,储蓄存款不断增加,但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解决潜在需求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是进一步启动消费、繁荣市场的关键环节。要在旅游、健身、休闲娱乐等方面引导科学消费,加快消费升级。要加强与旅游、会展、节庆活动的融合,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打造大型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平台,使文化消费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热点领域”。

4、加大对限上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企业经营规范、服务范围广,带动效应显著。因此要加大对限上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限上企业合法、正规经营,同时出台并落实一些培育和扶持政策,进一步壮大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队伍,从而带动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